课件编号20055791

第1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导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二轮复习

日期:2024-05-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3次 大小:22718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2024届,二轮,下册,纲要,中外
  • cover
第1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2. 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3. 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整理并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酝酿 帝国主义 阶段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①         ,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根本原因 ②               ,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造成它们之间的矛盾,埋下战争的隐患 英德矛盾 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③     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德俄矛盾 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④    摩擦而关系恶化 奥俄矛盾 矛盾集中在⑤      ,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 两大军事 集团形成 20世纪初,⑥           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⑦        ———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爆发 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⑧      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性质 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⑨          判断的 标准 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看交战双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是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分析战争的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战争的 起因 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⑩         而发动的 战争的 进程 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要求,进行了长期而残酷的争夺,显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性质 战争的 结局 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或掠夺,       是战胜的协约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战线 三条战线 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其中,     是决定性战场 进程 第一阶段 (1) 1914年,         ,德国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2) 1914年,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 第二阶段 (1) 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 (2) 1915—1916年,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        的困境。 (3) 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伤亡惨重。 (4) 1916年,英德在      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第三阶段 (1) 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2) 1918年,     退出了战争。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影响 经济 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促使           开始萌芽 政治 改变了世界格局。 (1) 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     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    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科技 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1) 一战前,发明不久的飞艇、飞机等在战争中受到重视,一战后很快向     方面推广。一战中汽车的机动性被人们重视,逐渐代替马车成为陆上主要交通工具。 (2) 战争还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流程和管理的不断改进 思想观念 一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的运动日益高涨 中国与 一战 参战原因 (1)      的诱导与支持; (2) 一战为中国调整与     的关系、跻身国际社会提供了机遇; (3)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的刺激; (4) 有识之士的推动; (5) 战局明朗,协约国已明显占优势 一战引发 中国社会 变革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