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数 学 8.1.1随机事件与古典概型 第八章 概率与统计初步 基础模块(下册) 人民教育-出卷网- 第八章 概率与统计初步 8.1.1随机事件与古典概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随机试验、古典概型、概率概念 能力目标 学生运用分组探讨、合作学习,掌握事件的表示方法及相关知识,掌握事件A的概率的计算方法,掌握随机事件与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核心素养 通过思考、讨论等活动,提升学生数学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在初中,我们用过“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等表述,这里的“集”就是集合的简称,那么什么是集合呢?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活动 1 问题情境 如果将下列现象进行分类,你会如何划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抛掷一枚硬币,正反面向上的情况;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时沸腾; (3)某次射箭中,射中的环数; (4)抛掷一颗骰子,掷得的点数; (5)太阳东升西落; (6)某同学坐公交回家的时间. 在初中,我们用过“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等表述,这里的“集”就是集合的简称,那么什么是集合呢?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活动 2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可以分为两类,即必然现象和随机现象.必然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某种结果的现象.随机现象具有这样的特点:当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观察同一现象,每次观察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事先很难预料哪种结果会出现. 上述问题情境中,是随机现象的序号是(1)(3)(4)(6). 在初中,我们用过“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等表述,这里的“集”就是集合的简称,那么什么是集合呢?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活动 2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在相同条件下,对随机现象所进行的观察或实验称为随机试验(简称试验).例如,抛一枚硬币、掷一颗均匀的骰子等,都可以看成随机试验. 问题1 抛掷一枚硬币,假设硬币的构造是均匀的,并且掷 得的结果只可能是“正面向上”或“反面向上”,则掷 得“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初中,我们用过“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等表述,这里的“集”就是集合的简称,那么什么是集合呢?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活动 2 分析 由于硬币的构造是均匀的,因而出现“正面向上” 或“反面向上”的机会是均等的,又排除了其他可能,于是我们可以断言:抛掷一枚硬币,掷得“正面向上” 或“反面向上”的可能性都是 . 在初中,我们用过“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等表述,这里的“集”就是集合的简称,那么什么是集合呢?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活动 2 问题2 抛掷一颗骰子,设骰子的构造是均匀的,则掷得的可能结果有哪些?掷得6点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初中,我们用过“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等表述,这里的“集”就是集合的简称,那么什么是集合呢?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活动 2 分析 抛掷一颗骰子,只可能出现以下6种结果之一:“掷得1点”“掷得2点”“掷得3点”“掷得4点”“掷得5点”和“掷得6点”.由于骰子的构造是均匀的,因而出现这6种结果的机会是均等的,于是我们可以断言:抛掷一颗骰子,“掷得6点”的可能性是 . 在初中,我们用过“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等表述,这里的“集”就是集合的简称,那么什么是集合呢?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活动 2 问题3 连续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则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两枚都出现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初中,我们用过“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等表述,这里的“集”就是集合的简称,那么什么是集合呢?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活动 2 分析 我们分别用“正”表示“正面向上”,“反”表示“反面向上”,那么连续抛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