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75466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第一课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日期:2024-05-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26606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必修,人教,生物,学期,高一,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多糖类的荚膜 1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 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 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 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 组成成分蛋白质和DNA 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1.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2.可以准确地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 3.结构相对稳定,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阅读P42:早期人们为什么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有何依据? 21种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没发现其他大分子有类似的结构特点。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20年代 人们认识到 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意识到DNA的重要性,但对DNA结构没有清晰认识。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占主导地位。 20世纪30年代 肺炎链球菌类型和特征 类型 S型 R型 菌落 菌体 致病性 光滑 粗糙 有荚膜 无荚膜 有 无 注射R型 活细菌 注射S型 活细菌 分离出S型活细菌 正常生活 死亡 ① ② 一.观察现象(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现象) 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 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 分离出S型、R型活细菌 正常生活 死亡 ③ ④ R型活细菌无毒 合作探究一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S型活细菌有毒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无毒 无毒的加热致死S型细菌和无毒的R型活细菌混合却有毒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继续研究的实验设计思路: R型菌 S型菌 转化因子 S型菌 后代 设法将蛋白质、DNA等物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通过“酶解法”,将物质一个个排除,通过观察剩余提取物的转化活性来寻找转化因子。 将蛋白质、DNA等分开的方法: 讨论: 设计实验 预期结果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S型细菌 荚膜 控制荚膜形成的X基因 加热 杀死 被破坏的S型细菌 X基因吸附在R型细菌表面 X基因进入R型细菌 重组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知识拓展 ①解释:为什么加热不会让转化因子失活? 原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 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②转化实质: S型细菌的DNA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 ③只有少数R型细菌能转化成S型。 有没有更好的材料、更好的方法能够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呢 赫尔希 蔡斯 T2噬菌体、大肠杆菌 T2噬菌体模式图 1. 实验材料: 1 实验材料: T2噬菌体:细菌病毒,专一性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侵入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以细菌内的物质为原料进行增殖的病毒。 吸附 注入 合成(增殖) 组装 (成熟) 释放 (裂解) 二.提出问题: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细菌的成分是什么? 三.作出假设: 假说一: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注入了自身的 假说二: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注入了自身的 假说三: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了自身的 DNA 蛋白质 DNA和蛋白质 合作探究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主要组成元素 C、H、O、N、P 主要组成元素 C、H、O、N、S 32P标记的噬菌体 35S标记的噬菌体 四.设计实验 同位素 标记法 + 培养 培养 35S标记的 _____ 32P标记的 _____ T2噬菌体 T2噬菌体 T2噬 菌 体 + 培养 含32P的 _____ 大肠杆菌 含32P的细菌培养基 大肠杆菌 含35S的 _____ 大肠杆菌 含35S的细菌培养基 + 培养 大肠杆菌 合作探究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35S 32P 35S 32P 35S 32P 35S 32P 通过实施模拟实验,完成表格。 噬菌体标记类别 假说演绎 放射性检测(有/无) 上清液 沉淀物 35S标记蛋白质 假说一:只注入DNA 假说二:只注入蛋白质 假说三:DNA和蛋白质一起注入 32P标记DNA 假说一:只注入DNA 假说二:只注入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