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90364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43253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古诗词三首之 《石灰吟》 学习目标 这首诗的作者是于谦,课前预习后你了解到他的哪些资料 普通石灰又有什么可以吟诵的呢 于谦要借石灰来表达怎样的胸怀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诗。 导入新课 思考: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石灰吟 吟咏。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 吟咏石灰,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吟物诗。 了解课题 《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同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扶英宗之弟为景帝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 代表作: 《于忠肃集》 走进作者 听读作品 认识生字 、 易写错 巧记:双木(林)火上架。 组词:焚烧 写法:左窄右宽,右部中间“艹”的一横最长。 最后一横要短一些 写法:注意“凵”框儿里面不要写成了“羊”。 里面只有两横 不要人夸好( )颜色。 妹妹最大的爱好( )就是吃零食。 好 hǎo hào 多音字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次。 锤:锤打。 凿:开凿。 等闲:平常。 若:好像、好似。 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浑:全,全然。 理解词义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chuí záo liè fén 指导朗读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 对石灰窑中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理解诗意 即使粉身碎骨也都无所畏惧, 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理解诗意 1、千锤万凿表明了一个怎样的意象? 2、烈火焚烧应用了什么手法? 3、等闲的含义是什么?。 4、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 ? 阅读诗的前两句,探讨下面问题 研读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 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欣赏: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石灰经历了什么?) 诗句品析 自读后两句,思考: 1.“粉骨碎身”实质写什么?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2.“浑不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这两句诗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研读诗句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拟人 欣赏: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托物言志 拟人手法拉近了人与物的距离,有利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诗人在用“石灰”为喻,从石灰的品质中,感受到诗人那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以及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留给人间什么?) 诗句品析 你还知道哪些人也像石灰,像于谦这样的人呢 岳飞 文天祥 司马迁 屈原 刘胡兰 江姐 黄继光 邱少云 拓展延伸 不畏艰难 坚贞不屈 甘愿牺牲 结构梳理 托物言志 拟人 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