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90913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6480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cover
(课件网) 四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什么是关键词句呢?比如文章的中心句,或者出现在开头、中间、结尾处的关键词句。 考点1:抓住中心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是文章的中心句,点明了……,表达了作者对……的……情感。 考点2:抓住开头、中间、结尾处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先明确句子的位置,一般位置不同,对应的作用也不同。再是理解句子的内容,最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热爱)等。(一定二想三抒情 开头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中间是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结尾是总结全文。 .中间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承接上文(或照应上文); 引出下文(或呼应下文); 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 如果中间是一段环境描写如果开头是一段环境描写,我们就可以把环境描写的作用点对应。 结尾的作用(总结全文) (1)总结全文; (2)呼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密,内容完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照应题目; (4)点明中心,点明事件的意义; 考点3:给画面取名的方法。 《乡下人家》 (1)根据景物位置来提炼关键词,用“位置+景物”给画面取名。比如《乡下人家》第1自然段———屋前瓜架; (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概括,用“景物+怎么样”的方法给画面取名。比如《乡下人家》第2自然段———鲜花绽放。 考点4:抓住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来体会思想感情(字/词/句/段的)。 字/词:“……”一词(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修辞: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修辞手法的作用)。 答题格式:这里运用了……修辞手法。结合修辞手法说作用。(手法+运用+情感 1)拟人的作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什么拟人化,赋予了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比喻的作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 全神贯注的看,连气都不敢呼吸一下。 (屏息凝视)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趁其不备) .古时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炊烟袅袅) .形容事情突然、出乎意料地来到。 (猝然而至) .灯光明亮。形容许多灯光构成的热闹景象。(灯火辉煌)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赏析:运用对比的手法,体现农家小院的别致风趣。 仿写:红、绿的菜,简单的碗和筷,铺开了一桌与众不同的家宴,比那满汉全席摆满碗碟杯盏或是堆着一只大龙虾,亲切多了。)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赏析:分局部描写场景,写出生动的画面感。 仿写: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礁石激起的白色的浪花,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们和奔跑的孩子们一起,构成了海岸线上独特的风景线。 原文 1: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赏析:运用比喻和拟人,写出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想象到的情景。 仿写:从望远镜那小小的孔里,你会看见星星在那里吧嗒吧嗒摇,你会看见明镜似的月亮一晃。 原文 1:是什么 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 映照着蓝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