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93876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4112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选择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译名(yì) 埃及(ái) B.不愧(kuì) 淤泥(wū) C.黏着物(nián) 精湛(shèn) D.刀刃(rèn) 泛滥(làn)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甚聪惠(同“慧”) B.孔君平诣其父(拜访) C.父不在,乃呼儿出(就,于是) D.孔指以示儿曰(表示)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题目“杨氏之子”的意思是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的孩子。 B.“为设果”中的“为”读“wèi”,“应声”中的“应”读“yìng”。 C.“夫子”是古时对男子的敬称,在文中指的是孔君平。 D.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的“家禽”意思是一样的。 4.下列诗句描写的不是草原牧场景色的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C.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5.对“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下列加点的“乃”字释义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父不在,乃呼儿出。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7.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B.猴子比孩子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C.孩子被猴子气急了,因为拼命追赶猴子。 D.大家知道,即使孩子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8.课文多次描写了水手的“笑”,下列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手的“笑”让猴子更加放肆,它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头上,爬上桅杆。 B.水手的“笑”给孩子造成了压力,对孩子处于危险境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C.水手的“笑”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使他恼羞成怒,失去理智,以至处于危境。 D.水手的“笑”带来轻松快乐,缓解了孩子处于危险时的紧张、压抑气氛。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瓦蓝瓦蓝的天空悬着几朵乳白色的轻云,像风平浪静的大海上的小白帆。 B.今天缝补衣服的时候,不小心刺到了手,痛得我龇牙咧嘴的。 C.上到了吊桥,看到脚下深不见底的山谷,我心惊胆战,感到脚都软了。 D.没有想到,这次爸爸竟然这么严厉地批评了我,我心中感到哭笑不得。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B.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 C.我们可以通过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途径搜集资料。 D.想要通过网络搜索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资料,只要检索关键词“汉字”即可。 11.下列加点词语替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店家给武松筛了一碗酒。(倒、斟) B.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为什么) C.明早却来理会。(不理会) D.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凡是) 1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倚着(qǐ) 一双箸(zhù) 俺们(ǎn) 血泊(pō) B.擒拿(qín) 肋下(lèi) 踉踉跄跄(càng) 哮喘(xiāo) C.胯下(kuà) 霹雳(pī) 咆哮(báo) 绰号(chuò) D.铁锤(chuí) 漂泊(bó) 绰了梢棒(chāo) 呵呀(ā) 13.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沙百战穿金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