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95251

[2024考前强化]中考二轮专题解读及强化训练 专题5、 简单机械 (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34618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学生,教师,简单机械,强化训练,2024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浙江中考二轮专题解读 专题5、 简单机械 [知识体系] [学业要求] 1、杠杆 ①指认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等 ②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图示 ③概述杠杆的平衡条件 ④指认人体中的杆杆 ⑤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2、滑轮 ①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②知道滑轮组的特点(限两个滑轮的滑轮组) ③使用滑轮组(限两个滑轮的滑轮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考点精析] 考点1、杠杆中最小力和杠杆的动态平衡问题 考点解读:使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做此类题,必须先找准杠杆的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以及各力臂的变化,从而分析出其他因素的变化。 例题1、如图AB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子作用一个拉力,使杠杆平衡,保持重物不动,而使绳绕A点沿图中虚线缓慢逆时针转动,则F的大小(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当以支点O到动力作用点A之间的线段OA为动力臂时最长,那么在动力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动力臂先增大后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那么动力F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 B (例题1图) (例题2图) 考点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考点解读: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需要调节杠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一般需测多组不同的数据,其目的是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增加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例题2、如图为“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OA=0.2m,OB=0.1m,G1=2N,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 (1)当杠杆处于甲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G2的重力为   N; (2)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 (B′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移动至   点 处(选填“①”“②”或“③”)。 [解析] (1)如图甲,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G1×OA=G2×OB,即:2N×0.2m =G2×0.1m, 解得:G2=4N;(2)保持G1位置不变,即左边的力和力臂不变;G2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应该使右边的力臂不变;原来G2的力臂为OB,所以G2应该移动到②点处,故选C。 [答案] (1)4 (2)② 考点3、人体中的杠杆 考点解读:人体中有很多的杠杆,例如①抬头时,可以在颈部找到杠杆,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支点后的肌肉收缩提供动力,头颅的重量是阻力。这个杠杆几乎是个等臂杠杆②手臂拿物体时,肘关节是支点,肱二头肌肉所用的力是动力,手拿的重物的重力是阻力显然我们的前臂是一种费力力杠杆。虽然费力,但是可以省距离(少移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③走路时的脚,脚掌前部是支点,人体的重力就是阻力,腿肚肌肉产生的拉力就是动力。这种杠杆可以克服较大的体重。 例题3、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B.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C.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D.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解析] 如图所示,踮脚时,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小腿肌肉对脚的拉力向上,从图中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答案] C (例题3图) (考点解读4图) (例题4图) 考点4、滑轮组的使用 考点解读:滑轮组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在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