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99070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行进之歌——《拉德茨基进行曲》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6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
  • cover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根据新课程标准,特制订《拉德茨基进行曲》一课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赏析《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音乐特点,了解其使用的场合及功能。 2.聆听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座次等相关知识。 3.结合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对比聆听《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能够听辩乐曲的主题,并根据音乐要素感受进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增强音乐感知能力。 教材分析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约翰 巴普蒂斯特 施特劳斯于 1848年创作,乐曲为 D大调,拍,用复三部曲式写成,由管弦乐队演奏。这首乐曲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 学情分析 进行曲是学生自幼接触最多的重要音乐体裁之一,进行曲以及具有进行曲风格的音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易于接受并因此而增长学习的兴趣。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已经直接感受体验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走向复兴》两首进行曲类的作品,这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进行曲体裁、类型、速度、社会功能等的综合学习分析,提高综合音乐学习能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1. 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赏析《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音乐特点,了解其使用的场合及功能。 2. 聆听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等相关知识。 3.结合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对比聆听《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能够听辩乐曲的主题,并根据音乐要素感受进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进行曲的知识赏析《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音乐特点,了解其使用的场合及功能。 2.教学难点:结合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对比聆听《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能够听辩乐曲的主题,并根据音乐要素感受进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 聆听模唱法、启发引导法、对比欣赏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 全班分成两组一起表演走路时的状态,一组学生在无音乐的环境中自由踏步走,另一组学生合着音乐进行踏步走,引导学生感受两次踏步有什么不同,哪一遍步伐更加统一并讨论其原因。 2. 教师顺势引出进行曲这一体裁并导入新课《拉德茨基进行曲》。 设计意图:课前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为接下来的聆听欣赏做准备。 (二)新课教授 1. 初步聆听,感受体验完整欣赏乐曲,在聆听的同时思考,乐曲是几拍子,速度怎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 作曲家简介 3. 作品背景介绍 4. 再次聆听,边听边随乐曲律动,引导学生可以在 A部分随力度变化拍手,在 B部分用手指划图形,再现部分拍手,感受体验乐曲的曲式结构 5. 分段赏析 ①仔细聆听 A部分旋律,边听边思考这一段力度怎样,节奏是紧凑还是疏松的?你能联想到什么场景?引导学生进行作答,教师总结。 ②引导学生发现 A部分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因为旋律中运用了大量装饰音和休止符。用对比聆听的方法感受装饰音—前倚音在表现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③用“la”模唱 A部分主题旋律,注意装饰音和休止符的演唱。 ④聆听 B部分旋律,思考与 A部分比较这一部分的力度、节奏怎样,这一部分的音乐情绪有没有什么变化,你会联想到什么场景?引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