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 题 2.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教材来源:“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卷网-出版,高中一年级基础模块上册第二章;教材内容:包括实数大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解法、不等式的应用;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为高中一年级基础模块上册第二章开端,系学生高中数学在集合知识基础之后内容,难度较易,主要培养学生通过不等式的思维重新认识数学学科及问题的新型方式,并运用不等式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情分析 14~16岁年龄段学生身心都有较大程度发展,情感更加丰富,认知发展变化迅速,逻辑思维、记忆能力逐步提高;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概念及其解集的学习,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题方法,提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职教高考学生在初中学业水平偏弱,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需通过初中所学一元一次方程来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进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题方法。 学习目标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概念及其解集的学习,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题方法;学生运用分组探讨、合作学习,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题方法,提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谈论法 课前准备 教师:认真备课,设计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做好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预案;学生:认真预习教材,标记预习中不清楚、模糊的知识点,准备笔记本; 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PPT、多媒体展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问题导入:某职业学校举办“希望杯”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见下表。学校决定给每个获奖学生颁发奖品,并且规定:一等奖奖品的价格是二等奖的2倍,二等奖奖品的价格是三等奖的1.5倍,且所有奖品的总价不超过8000元,则每份三等奖奖品的价格最高是多少元(精确到1元) 根据问题思考,并尝试利用初中所学知识解答。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并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 活动二: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我们设每份三等奖奖品的价格是x元,则每份二等奖奖品的价格是1.5x元,毎份一等奖奖品的价格是3x元,由题意得8×3x+16×1.5x+32x≤8000,整理得24x+24x+32x≤8000,解这个不等式的步骤依次为:80x≤8000, (合并同类项) x≤100,(两边同时除以80,不等号方向不变)所以,每份三等奖的奖品价格最高为100元.我们在初中已经知道,在上述问题情境列出的不等式中,未知数的个数是1,且它的次数为1,这样的整式不等式称为一元一次不等式.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的集合,通常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导语中提到的问题(2):设窗户面积为am2,室内地面面积(220-a)m2,其中0<a<220,由题意可得 a≥(220-a)×10%, 整理得a≥22-0.1a,a+0.1a≥22, (移项)1.1a≥22, (合并同类项)a≥20.(两边同时除以1.1,不等号方向不变)所以,这所住宅的窗户面积至少为20m2.很多实际问题,通过设未知数列关系式,得到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上面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对于任意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有效. 分组讨论,尝试归纳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明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方法试一试: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本章导语中提到的问题(2) 通过分组讨论方法,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明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方法步骤与方法,使学习效率更高效 活动三:巩固练习素质提升 例: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