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00508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5.2.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教案)

日期:2025-11-25 科目:数学 类型: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993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5.2.1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 题 5.2.1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教材来源:“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卷网-出版,高中一年级基础模块上册第五章;教材内容:角的概念的推广及其度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地位与作用:本章内容为高中一年级基础模块上册第五章,系学生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高考中的必然考查部分,难度适中,主要学习角的概念的推广及其度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通过本章内容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和角公式、倍角公式、函数y=f(sinx)的最值、正弦型函数图象和性质及定理的应用. 学情分析 14~16岁年龄段学生身心都有较大程度发展,情感更加丰富,认知发展变化迅速,逻辑思维、记忆能力逐步提高;通过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学习,理解锐角三角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余弦函数、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概念;掌握正弦、余弦与正切在各象限的符号特征;理解单位圆、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概念,明确利用三角函数线求解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的方法;职教高考学生在初中学业水平偏弱,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需通过复习初中所学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推广至任意角范围,明确利用三角函数线求解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的方法. 学习目标 理解锐角三角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余弦函数、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概念.理解单位圆、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概念;学生运用分组探讨、合作学习,掌握正弦、余弦与正切在各象限的符号特征,明确利用三角函数线求解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 理解锐角三角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余弦函数、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概念;理解单位圆、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概念;掌握正弦、余弦与正切在各象限的符号特征,明确利用三角函数线求解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谈论法 课前准备 教师:认真备课,设计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做好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预案;学生:认真预习教材,标记预习中不清楚、模糊的知识点,准备笔记本; 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PPT、多媒体展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初中,通过相似直角三角形的讨论,我们知道给定了一个锐角,分别唯一确定了这个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值,这就说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锐角的函数.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统称为锐角三角函数. 根据问题思考,并尝试利用初中所学知识解答。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并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 活动二: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问题情境:当我们把锐角的概念推广为转角后,我们如何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呢?如图5-10所示,已知任意角α,以角α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以角α的始边的方向作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并且使∠xoy =90°. 以O为圆心,任作两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与角α的终边交于点P(x,y), P′( x′, y′),设 r = OP ,r′= OP′,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由于 P ,P′在同一象限内,所以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同,因此得所以当α不变时,这三个比值不论点P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如何,它们都是定值,只依赖于α的大小,与点 P 在α终边上的位置无关.即当点 P 在α的终边上变化时,这三个比值始终等于定值,因此我们定义:称为角α的余弦,记作cosα,即cosα=;称为角α的正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