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03896

写作:语言的锤炼课件(共29张PPT)高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52160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写作,必修,选择性,统编,语文,高二
  • cover
(课件网) 语言的锤炼 学习目标 1 精读文本,寻找本单元作品中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精彩段落或语句;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探究语言表达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2 学会将零散学习的语言运用方法综合起来,并在撰写语言鉴赏札记的过程中提高分析思维的能力。 3 体会作品通过推敲词语、活用句式、巧用修辞等锤炼语言的方法创造的艺术效果,感受语言之美。 读文学作品就像看电影,看完后脑海里往往会留下几句“经典台词”,同学们现在回顾一下这个单元的作品,是否有些句子在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了呢? 可能是阿Q的那句“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 可能是翠翠那句“翠翠早被大河里的鲤鱼吃去了”; 或者是《大堰河———我的保姆》里的一个个排比; 又或者是《再别康桥》中的一个个比喻; …… 情境导入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们沉浸于各种文学形象意味之中,往往容易忽略表现这些文学意象的语言。如果缺少了文学语言的表现,这些文学形象恐怕也会逊色不少。然而,当我们对一个文学形象感受深刻的时候,其语言又常常不自觉地留存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可见,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对语言的锤炼。 情境导入 推敲语言 学习鉴赏 PART 01 锤炼语言,需要推敲词语,关注词语的意义与用法、感彩、语体色彩。此外,在小说、戏剧等文体中,还要考虑语言是否与人物形象契合;在诗歌、广播稿等文体中还要考虑词语声音的锤炼。一个对语言艺术有要求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常常会反复推敲,增删修改,有时仅仅改动一两个词语,却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效果。 (一)推敲词语,让语言更准确 1.鲁迅创作《阿Q正传》时做了一些词句修改,请你说说下面这个例子中,修改后的词语为什么更好。 原稿:阿Q怕尼姑又放出黑狗来,拾起萝卜便走,沿路又捡了几块石头,但黑狗却并不出现。阿Q于是舍了石块…… 定稿:阿Q怕尼姑又放出黑狗来,拾起萝卜便走,沿路又捡了几块石头,但黑狗却并不出现。阿Q于是抛了石块…… “抛”和“舍”都有丢掉、不要的意思, 但“抛”往往指将无用之物扔得远远的,程度彻底,“舍”只显示结果,对动作的表现不如“抛”明确。石头是阿Q捡来对付黑狗的,黑狗不再出现,石头也就成了无用之物,用“抛”更好。“抛”所表现的动态更明确,写出了阿Q的得意,流出出自以为“胜利”的心态,与人物形象更契合。 思路点拨 2.请在本单元作品中寻找类似的巧妙用词的例子。 《阿Q正传》中写阿Q赢的钱被庄家趁乱抢走,“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这里反复强调“忽忽不乐”,起到了独特的表达效果。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中代词“她”的选用,蕴含着诗人复杂而独特的情感。 《再别康桥》首尾两节呼应,第1节“轻轻的”,第7节却用“悄悄的”,二者的顺序不可颠倒。“轻轻的”表达了诗人不忍打破康桥宁静的意境,“悄悄的”则更侧重依依惜别中的惆怅,感情更进一层,且紧承上一节中“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更加连贯。 锤炼语言,要灵活运用不同句式。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各不相同。请根据教材第68页《语言的锤炼》和《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第96页、第129页句式的类型及变换,合作整理现代汉语常见的句式类型及其特征、作用。 (二)活用句式,让语言更灵动 必备知识:句式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1)长句与短句 (2)整句和散句 (3)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4)常式句和变式句 在句式的选用上,本单元作品有哪些地方是令你印象深刻的呢? 《秦腔》第一段、第五段,长句与短句错落有致。第一段富有节奏感地写出了八百里秦川历史的悠久、民风的敦厚;第五段描写戏开场前“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