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05777

《朝花夕拾》--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型解读(考点+题型+猜题)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3次 大小:19248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题型,朝花夕拾,--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
  • cover
2024中考语文 名著阅读题型解读 《朝花夕拾》 ·····································目 录····································· 地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回忆性散文的经典之作 3 第一部分:考点分析 3 ●考查内容:从事实性知识转向策略性知识 3 ●命题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综合 3 1.概括和书面表达 4 2.提供思维支架,读写结合 4 ●命题材料:从节选到创编 4 1.概述或转换文本内容 4 2.跨文本整合 4 3.引用名言、名家点评等外部材料 4 第二部分:题型简析 5 考点一:文学常识 5 考点二:人物形象 7 考点三、情节内容提炼概述 8 考点四:主旨思想评价感悟 10 3.符题模式;观点+结合选段或原著具体情节内容进行释说明。 11 第三部分:考点识记 11 ●作者简介 11 ●作品解读 12 ●人物形象 14 ●主题归纳 15 第四部分:猜题押题 16 参考答案: 21 体裁:回忆性散文 作者:鲁迅 地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回忆性散文的经典之作 ························第一部分:考点分析·························· 最近几年,名著从考查内容、命题形式、命题材料等方面分析相关试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考名著阅读命题趋势。 ●考查内容:从事实性知识转向策略性知识 2019年之前,中考名著试题大多依据小说的文体特征、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命题,作者、创作年代等文学常识是早期的主要考点;随着名著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推进,特别是统编语文教材将名著阅读纳入其中,近两年中考开始加大考查阅读策略的力度。 “人物”考查主要涉及人物的姓名、绰号、性格品质、人物评价、行为动机、相关诗句等;“情节”考查主要涉及事件的名称、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对情节的评价;对“主题”的考查较少。 阅读策略包括阅读监控策略和阅读理解策略,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本和监控理解过程的有意识、即时和灵活的一系列阅读行为和能力。 ●命题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综合 中考名著的命题形式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选择题、填空题客观性较强,但答案相对封闭,适用于考查事实性知识。选择题多是整合多部名著,共同构成四个选项,选项主要考查文学常识、情节、人物、主题等事实性知识。填空题侧重考查学生对细枝末节的记忆,不符合名著阅读整体性强的特点,难以考查学生真实阅读能力水平,容易将名著阅读导向新的碎片化。相对来说,简答题开放度大,更适合考查学生多层次阅读能力,特别是高阶阅读能力。简答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概括和书面表达 该题型的考点涵盖直接复述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分析某事件的原因、人物的动机等。较为常见的考查形式是根据故事情节推测人物性格或根据人物性格反推与之契合的故事情节,这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熟悉度,还涉及筛选信息、提炼概括等阅读认知加工的过程。 2.提供思维支架,读写结合 有些简答题尝试以示例的形式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以读写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示例实际上提供了一个“人物+身份+事迹或经历+‘我’的感悟”的写作思路,学生可以仿照示例深度整合零散信息,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和精加工,在此基础上建构对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认知,并创造性地表达。 ●命题材料:从节选到创编 中考名著命题材料总体上呈现三种情况:1.以名著为背景,题干中不出现命题材料;2.节选原文;3.根据原文情节,对材料进行创编。其中,创编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概述或转换文本内容 有的对文本内容进行概述,作为命题材料。有的采用图片、连环画的形式转换文本内容,学生作答时不能直接照搬照抄,而是需要激活自己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