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06756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2辨析并修改病句课件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5683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辨析
  • cover
(课件网) 专题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 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因此,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其具体原则:在保证语意不变的前提下,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要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对象一致。 一、[2023·新课标Ⅰ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其实,我们更应该庆幸自己拥有遗忘的能力,因为遗忘可以降低记忆带来的认知负荷,使认知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而超强记忆力往往是以牺牲抽象、泛化能力为代价的。从下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②他虽然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⑥这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⑧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也许正是牺牲了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语句:①;可修改:拥有人们难以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 语句:⑥;可修改:这导致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 语句:⑨;可修改:但是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 解析: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和修改病句。①处“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故可将“只能”改为“难以”。⑥处,“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是这位记者拥有超强记忆力的代价,“促使”意为推动使达到一定目的,用在语境中不合适,故应将“促使”改为“导致”。⑨处,“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和“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是转折关系,故应将“虽然”改为“但是”。 二、[2023·全国甲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  ),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动词。‘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