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整合与评价 微专题:等压面的判读和应用 1.判读技巧 结合下图说明判读等压面图的基本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 (1)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受的空气柱质量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即PA>PC,PB>PD。 (2)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等压面发生弯曲,在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者气压高,下凹者气压低,即PC>PD,PB>PA。 (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2.等压面图的应用 (1)判断气压高低:如上图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的气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PB>PA>PC>PD。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 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如A地;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如B地。 3.判读关键 温压关系是判读气流垂直运动和气压高低的依据,而风压关系是确定水平气流的关键。 典例巩固 读北半球某滨海地区等压面(单位:hPa)示意图(图 Ⅰ )和近地面海洋和陆地气温特征图(图 Ⅱ ),回答(1)~(3)题。 (1)图Ⅰ①②③④四地气压按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2)下列对图Ⅰ、图Ⅱ描述正确的是( )。 A.图Ⅱ中曲线⑤是海洋气温变化曲线 B.图Ⅱ中曲线⑥是陆地气温变化曲线 C.图Ⅰ对应的时段可能是图Ⅱ中10时至16时 D.图Ⅰ对应的时段可能是图Ⅱ中18时至次日6时 (3)若该滨海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是( )。 A.东风 B.偏北风 C.西风 D.偏南风 【答案】 (1)D (2)C (3)D 【解析】 第(1)题,根据图Ⅰ的高空等压线可知,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故①地为高压,②地为低压,①地气压高于②地;高空风由①地吹向②地;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③地为低压,④地为高压,④地气压高于③地;近地面气压远高于高空气压,所以④地高于①地,综上,四地气压按大小顺序排列为④③①②。第(2)题,陆地比热容比海洋小,升温快,降温也快。从图Ⅱ的日气温曲线中可以看出曲线⑤是陆地气温变化曲线,曲线⑥是海洋气温变化曲线;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④地气压高于③地,此时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表示白天。第(3)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故我国东南沿海近地面吹偏南风。 思维构建 2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视频资源模拟实验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地理实践力)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地理实践力) 【自主预习】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作用 (1)表现 (2)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② ,反射光呈③ 。 (3)现象: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的气温相对较④ 。 2.散射作用 (1)表现: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⑤ 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2)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具有⑥ ,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 (3)现象 3.吸收作用 (1)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⑦ 。 a.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⑧ 。 b.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⑨ 。 c.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⑩ 吸收得很少。 (2)表现 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1)规律:不均匀分布,由 递减。 (2)原因:低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 ,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