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11553

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思想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9-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816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必修,选择性,编版,政治部,思想
  • cover
第1课时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习目标】 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及其特征。 2.通过联系实际探究人的思维特征、思维形态的差异,说明不同思维形态的独特功用以及彼此相辅相成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精神 【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一、思维的含义 含义 (1)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①    同义,狭义的思维与②    同义。 (2)“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③    的反映 类型 战略思维、④    、辩证思维、系统思维、⑤    、法治思维、⑥    等,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⑦    ,是人们⑧    、⑨    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⑩    和     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答案】  ①意识 ②理性认识  ③本质及规律 ④历史思维 ⑤创新思维 ⑥底线思维 ⑦高度概括 ⑧认识事物本质 ⑨把握事物规律 ⑩指导性  针对性 试一试 1.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大脑中产生的反映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下列认识形式属于感性认识的是(  )。 A.司机看到红灯亮起马上停车等候 B.舌头品尝柠檬的酸涩味道 C.建筑工人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D.通过动物异常行为预测地震发生 【答案】 B 二、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①    、已有的②    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③    和④    ,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⑤    的、⑥    的属性,抓住⑦    、⑧    、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⑨     能动性 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⑩    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答案】  ①感性材料 ②经验 ③本质 ④规律 ⑤表面 ⑥非本质 ⑦内在的 ⑧共同的 ⑨共同本质 ⑩正确的思维 试一试 2.曹操是东汉时代的风云人物。东汉末年正值乱世,群雄割据。曹操先下手为强,抢在其他诸侯之前迎接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来扩大自己的势力。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企图统一全国,不仅消灭了吕布、刘表、马超等多方割据势力,而且降服了南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势力,最终北方真的实现了统一大业。材料体现了曹操思维的(  )。 A.间接性   B.科学性 C.能动性   D.概括性 【答案】 C 易错明辨 1.“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是与意识同义的。 【答案】 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反映。 2.不同的人的思维风格各异,没有共性。 【答案】 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但不论哪一种风格的思维,都包含着思维的共同特征,都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 3.思维能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答案】 思维具有间接性。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但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4.思维的能动性是指思维能够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答案】 思维作为理性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思维的能动性,不仅指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认识对象,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也指思维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