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16804

5.3.2 排序算法的应用-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1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480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5.3.2,排序,算法,应用,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5.3.2 排序算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掌握用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实现的方法解决排序算法的应用问题。 2.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项目,掌握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学会根据项目特点,提炼恰当的数据结构。 理解冒泡排序中的迭代思想。 教学难点: 1. 两种数据结构的区分。 2. 排序算法中对复杂数据结构的处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景问题导入(3分钟) 教的活动1: 教师抛出问题:“同学们,这本字典同学们认识吗 ”这本字典里存放的是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追问:“是否有专门针对高中英语教材的英汉字典?” 教师明确本次课的主题:“高中英语电子英汉词典的制作”。并进一步提问如何运用计算机的方法来完成项目从而引出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三个主要环节。学的活动1: 学生可能会想到:一个一个单词以及它的中文解释。 学生会回答没有。 听讲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跨学科+情景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出本节课的项目,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意识。环节二:抽象建模(8分钟)教的活动2 分析问题———抽象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一】 教师请学生将卡片贴在黑板上展示。 (2)分析问题———建模 教师提问有了统一的素材后,如何制作电子词典? 教师追问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排序? 【评价:教师点评+同学评价】教师巡视、快速诊断、反馈学生。学生对黑板上的展示内容开展评价。学的活动2 学生可能会回答存储单词,音标及中文解释。 学生粘贴卡片。 学生讨论并回答,对单词进行排序。 学生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回答冒泡排序。设计意图:思考讨论+卡片制作 卡片制作吸引学生兴趣。在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引导学生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并选择合适的算法实现项目目标。环节三:算法设计与数据结构(10分钟)教的活动3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二】 教师请小组代表发言并演示。 教师提问两种操作方式代表了什么样的数据结构? 教师追问两种数据结构的不同,并择优选择最优解。 【评价: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学的活动3 学生动手实践 小组代表演示并回答问题 ①单词内部应预先排序 ②排序时有直接交换和先组合再交换两种做法。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并作出选择。 设计意图:可视化操作+分组讨论 通过可视化操作,将抽象的算法过程形象化。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抽丝剥茧,理解操作背后所代表的的数据结构带来的算法差异。环节四:程序实现(15分钟)教的活动4: 教师给出单词素材,与学生一起回顾冒泡排序的思想,并请学生展示排序过程。 教师提问:为什么经过一系列的两两比较,能够找到排序区间内的最大值? 教师追问:结合之前所学,体现了什么样的算法思想?引出冒泡排序中的迭代思想。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三】 教师请学生代表发言并演示。 教师分析冒泡排序的效率。 【评价:极域教室】教师收集学生程序,并及时反馈。学的活动4: 学生听讲,与教师一起回顾冒泡排序的实现。 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听讲并回答问题。 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完成程序编写。 学生代表发言并演示。 学生听讲。 设计意图: 程序设计+分层任务 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分层难度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活动。环节五:迁移、总结(4分钟)教的活动5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教师进一步拓展问题解决方法在其它相似问题求解上的应用。如百家姓应用,标准英汉字典,网页排名,访问量,下载量等。 最后教师带着学生总结“高中英语英汉词典”计算思维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