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21434

2024年浙江中考科学二轮专题练习-化学计算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7949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浙江,中考,科学,二轮,专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浙江中考科学二轮专题练习-化学计算题 溶质质量质量分数计算 1.将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成溶液。20℃时,向4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10 15 20 25 溶液质量/g 60 65 68 68 A.①②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B.③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D.20℃时,往①所得溶液加入5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2.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3.①、②、③、④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克水,在20 ℃时,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克、9克、36克、18克的NaCl,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20 ℃时,如果①②中的物质混合后刚好达到饱和,则④中溶液一定饱和 4.固体甲、乙、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甲、乙、丙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甲 0.18 0.16 0.14 0.12 0.09 乙 35.7 36.0 36.6 37.3 38.4 丙 13.3 31.6 63.9 110 169 A.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丙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31.6:100 C.分别将等质量的乙、丙饱和溶液由60℃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丙>乙 D.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由60℃降温到20℃,溶液中溶剂质量大小:甲>丙 5.20℃时硝酸钾溶解实验的部分数据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所加硝酸钾质量/g 所得溶液质量/g ① 10 2.5 12.5 ② 10 3 13 ③ 10 3.5 m ④ 10 4 13.2 A.表中m的值为13.2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2克 C.③、④实验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实验④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实验③ 6.已知硫酸溶液密度大于1,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大。某硫酸的质量分数为W,取等量的两份硫酸溶液分别进行下列操作: ⑴蒸发溶液后恢复至室温,溶液质量减为原来一半,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1 ⑵蒸发溶液后恢复至室温,溶液体积减为原来一半,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 B.W1﹤W2 C.W1=W2 D.W2﹥2W 7.现对某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若蒸发10g水析出ag固体,若蒸发20g水析出bg固体,若蒸发30g水析出cg固体,则下列关系是正确的是(  ) A.c=a+b B.c=2b﹣a C.c=2b+a D.c=2a+b 8.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0g水,T2℃时,分别加入质量均为ag的硝酸钾或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甲烧杯中现象如图1所示,再将两个烧杯同时降温至T1℃,乙烧杯中现象如图2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T1 20 T2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 13.3 25.0 31.6 35.1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钾 27.6 31.8 40.0 35.1 40.0 45.5 51.1 56.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烧杯中加入的固体一定是硝酸钾 B.图1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图2中上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C.若从T1℃重新升高到T2℃,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D.a的取值范围为31.8<a≤35.1 9.盐水选种是一种巧妙的挑选优质种子的方法。长得很饱满的小麦种子,密度超过1.2×103kg/m3;长得很饱满的水稻种子,密度超过1.1×103kg/m3;干瘪的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