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30786

苏科版生物四册书知识点总结+3套模拟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80441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科版,生物,册书,知识点,总结,模拟试卷
  • cover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生物学一 研究生命的科学 目镜 1.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镜筒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粗准焦螺旋 ④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物镜 ⑥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 镜臂 载物台 2.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通光孔 压片夹 放大物像目镜、物镜 遮光器 调节亮度遮光器、反光镜 镜柱 反光镜 镜座 环境亮→小光圈、平面镜 环境暗→大光圈、凹面镜 调节清晰度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25× 10 (1)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 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越近,说明放大倍数越高。 (2)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翻转的虚像。(玻片上p,物像是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如:目镜5×,物镜40×,放大倍数为200) 物像大小:长度一一×放大倍数;面积一一×放大倍数的平方。 (3) 低倍镜成像特点 高倍镜成像特点 放大倍数小,物像小,细胞数目多, 放大倍数大,物像大,细胞数目少, 视野亮、范围大,视野物镜与装片距离远视野暗、范围小,物镜与装片距离近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范围越小;视野越暗; 所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细胞体积越大;结构越细微。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略偏左;安装目镜物镜。 (2)对光:转→选→看→调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2厘米;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选择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用大光圈、凹面镜)。 ③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同时睁开。 ④调节反光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放→降(侧视)→看→升→调 ①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被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玻片的两端用压片夹压住。 、注视 ②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从侧面看着物镜 (防止物镜将玻片标本压碎),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同时睁开),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 上升至看到物像为止。 ④轻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先用低倍镜观察轮廓,再用 高倍镜观察细微结构。) 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图像的移动方向相反:片向右移像往左,片向下移像往上。 物像移至中央:(偏哪儿移哪儿),例如:物像偏在左上方,玻片向左上方移。 (4)收镜: 取下标本,物镜偏至两旁,反光镜竖置,压片夹转向后方,镜筒下降,镜臂竖 直,放回镜箱 附:操作解析 (1)视野漆黑:物镜或遮光器没有对准通光孔;反光镜竖直放置;材料不透明。 (2)视野中污点:转动目镜或物镜或移动玻片,污点随哪个移动,污点在哪个上面。 (3)区分细胞和气泡: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为较黑、较宽边缘的圆形或椭圆形,里 面一片空白。用镊子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或移动。 4.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血涂片、有丝分裂装片、叶片结构的切片) (1)血涂片:能识别红细胞(数量多,球形,红色); (2)有丝分裂装片:能指出视野中的染色体(柱状或杆状,着色较深) (3)叶片结构的切片:说出叶片各部分的结构(说出下图中1一8的名称)。 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海绵组织④叶脉⑤下表皮⑥保卫细胞⑦气孔⑧叶肉 红细胞 ① 血小板 染色体 白细胞 4 染色质 6 5.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1)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组:接受变量处理;对照组:不接受变量处理。 单一变量的原则: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要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 ①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水温是要研究的变量,其余条件都应相同。 ②肉汤变质:鹅颈瓶内的肉汤和敞口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