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31883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04-3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89098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商务,PPT,37张,课件,判读,地形图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山顶 山顶 鞍部 陡崖 山顶 山谷 山谷 山脊 鞍部 认识山地不同的地形部位 山 顶 等高线闭合,数值中心高,四周低 山顶 盆 地 等高线闭合,数值中心低,四周高 盆地 山顶 盆地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 山脊——— 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山脊———等高线弯曲部位 向低海拔凸出(低脊) (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 梁骨似的高起部分) 山谷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位向高海拔凸出(高谷) 山 脊 山 谷 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 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 山 脊 山 脊 山 谷 鞍部 鞍部———相邻两座山峰的连接部位 鞍 部 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相对低的地形为鞍部。 陡崖——— 陡崖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表示高度变化很大。 陡崖(悬崖) 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山顶 300 200 400 山脊 200 300 400 400 300 200 山谷 鞍部 陡崖 连线题: A B C D E 课堂练习: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是什么? A E C B D 答案: A 是陡崖 B 是鞍部 C 是山谷 D 是山脊 E 是山顶 A E C B D M路线较容易. 原因是: M处等高线分布稀疏, 山体坡度缓. 800 400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1. 图中A点海拔是_____米, B点海拔是_____米;它们之间相对高度是_____米. 2. 从地形部位看, 甲是_____; 乙是_____; 丙是_____;丁是_____. 3. 若某游客打算从M、N两条路线登山, 哪条路线更容易 为什么 4. 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可能有河流(小溪)经过的是? 为什么? 丙地。 原因是位于山谷,属于集水区域。 课堂反馈 1000 800 400 B A M N 甲 乙 丙 丁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400 陡崖的判断: 陡崖高度的计算 A B 1.推测陡崖顶部A的高度是多少? 2.陡崖底部B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3.陡崖的高度是多少范围之间? 500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