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学习目标】 1.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措施,理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 2.学会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辨识、分析复杂的文化现象,对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表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见解,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3.通过探究活动,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文化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探究活动提示 教材P122探究一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都走不通。 提示:(1)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2)要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经成为糟粕的东西,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3)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4)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都走不通。只有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化发展,对西方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辩证地综合创造,才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坦途。 教材P123探究三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坚持“双百”方针是高度统一的。 提示:“双百”方针是促进我国艺术发展、科学进步、文化繁荣的一项基本方针。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双百”方针,贯彻“双百”方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把坚持“双百”方针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科学文化事业的持续繁荣,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问题探究示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的学说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 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原因,即要分析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发展中国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