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33256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园地七 第3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776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园地,3课时
  • cover
《语文园地七》(第3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七》共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两项内容)“写话”“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6个板块的内容。根据板块内容和教学安排.《语文园地七》可分为3个课时。本课时进行“日积月累”和“书写提示”的教学。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二十四节气歌》,这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劳动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它是为了便于记忆而根据名称变成的歌谣、与原教材相比,统编教材省略了与“二十四节气”的对照识记,因此,关于“二十四节气”没有必要背诵,但是在教学上初步感知“节气歌”和“节气”的关系,了解“二十四节气”还是有必要的。《二十四节气歌!是一首童谣,多种形式的、趣味性朗读是童谣的特点,也是教学《二十四节气歌》的特点,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了对《二十四节气歌》的认识、朗读和背诵上,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熟读成诵水到渠成。 “书写提示”旨在通过书写“劝”“堆”“转”“特”4个字,能发现“又”“土”等字作为偏旁时的笔画发生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为偏方时的笔画及顺序发生变化,让学生了解这些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形态以及笔顺的变化规律,从而能更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这也是统编本教材重视书写教学在《语文园地》中的一个集中体现。 二、教学目标 (一)正确朗读《二十四节气歌》,并能熟读、背诵。 (二)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歌》,激发学生了解节气的兴趣. (三)能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 (四)正确书写“劝”“堆”“转”“特”4个字,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一)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二)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学习写话。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田字格。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回顾 上节课我们一起“智闯”园地,发现了好多小秘密。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语文回地七》。 (二)趣读“节气歌” 1.介绍“节气”“二十四节气”。 出示“节气”,说说什么是节气。 小结:节气是我们的古人根据天气、气候的变化,把一年分成了二十四个时节,所以被称为“二十四节气”。认读“二十四节气”。 2.正确朗读“节气歌”。(出示《二十四节气歌》)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3.发现“节气歌”与“节气”的关联。 (1)观察《二十四节气歌》,说说自己的发现。(儿歌中每一行是一个季节,依次为谷、夏、秋、冬) 教师根据回答,将课件中每一行的首字“春”“义”“秋”“冬”变成红色: (2)解读“春季”节气歌、 春季刚过,说说关于春天的节气有哪些、(春雨惊春清谷天) 这句节气歌甲藏着6个节气。(课件对应出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请生读,相机正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指那个节气?(清明) “清明”在“节气歌”中由哪个字代表?(清) 推算相应的节气。(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一一春分,清--清明,谷--谷雨) 交流清明节的活动。(预设:上坟、踏青、扫菇、做艾饺) (3)了解“夏季”“秋季”“冬季”节气、出示所有节气,按顺序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春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仲、发至、小暑、大昌 秋季: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李: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4)说说你了解的节气,(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指导) 4.趣味朗读节气歌: 老师引语:二十四节气那么多,记忆比较困难,古人就把复杂的“二十四节气”提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