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33758

1.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表格版)

日期:2025-01-0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69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2.1,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教案,表格
  • cover
教学课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1[人教版]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掌握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 2 分析实验思路的确定和形成的原因,分析实验流程,对比前面的实验设计,归纳共性,分析差异,增加印象 3 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教学难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教学方法 以问题法、谈话法和讨论法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 授课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课题背景通过生产中的实例,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物纯净的重要性。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中列举的实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搜集列举更多的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从中体会培养物纯净对于微生物培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材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培养微生物的要领,是为所需要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阻止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复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对微生物已经有所了解,本节可以以此为契机,请学生讲解有关微生物知识,教师可以引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本节复习课所涉及的章节内容在新授课时学生反映出难理解的现象。学生虽然通过长期的生物学习认识到本学科的学习特点并掌握学习方法,但是由于本节知识点受限于学校实验条件而无法在实验室操作完成,学生很难从理解具体的操作要点。通过对7班学生的接触,我感受到,他们上课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擅长利用图形解决问题,总结能力突出,小组合作融洽。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对图形的理解能力不强,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关注这一部分群体。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以常见的微生物图片引入本课题,由一位同学就所学知识,对微生物进行简单讲解,教师评价,并提出肉眼如何观察微生物。 认真听取本节课的主题,从以往所学的知识库中回忆微生物,并能积极回答问题。 吸引学生注意力,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意图。 【预习指导】微生物的类群原核类: 细菌、支原体、放线菌、蓝藻真核类: 草履虫、变形虫等)酵母菌、霉菌、食用菌非细胞类:病毒、【过渡】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中,都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其中的微生物来自于制作过程中的自然感染。而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了提高发酵的质量,需要获得优良菌种,并保持发酵菌种的纯度。这就要涉及到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别等基本技术。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专题。活动1.阅读课本,梳理基础知识1.1 培养基的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 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 的营养基质叫培养基。可分为 培养基和 培养基。1.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 、 、 和 ,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 以及 的要求。〖思考1〗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都含有哪些元素?为什么都含有这些元素?【补充】碳源:如CO2、糖类、脂肪酸等有机物,构成微生物的结构物质和分泌物,并提供能量。氮源:如N2、氨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等,主要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物等。含有C、H、O、N的化合物既可以作为碳源,又可以作为氮源,如氨基酸等。【补充】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的微量有机小分子,如某些氨基酸、碱基、维生素等。〖思考2〗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 和 等营养物质。〖思考3〗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 ,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pH调节为 ,培养细菌时需要将pH调节为 【过渡】我们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出现变酸,变味是怎么回事“污染怎么解决?活动2:阅读“无菌技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2.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2.2 无菌技术包括:(1)对实验操作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