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35889

第三单元第1节 会发声的模块 教案9 四上信息科技川教版(2019)

日期:2025-04-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70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三,2019,教版,科技,信息,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会发声的模块 教学设计 课题 会发声的模块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会发声的模块》是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三单元Scratch编程中的重要一课。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声音模块,掌握其测试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应用,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创意能力。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欢欢制作剧院口技动画,将声音模块与Scratch角色库中的“麦克风”和“架子鼓”角色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声音模块的奇妙之处。学生将学习如何按下空格键触发特定声音,并在数字键控制下实现声音的播放。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Scratch编程的基础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后续的Scratch编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声音在Scratch编程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声音模块是构建生动、有趣动画的关键元素之一。在编程过程中,学生应能够主动思考如何利用声音资源为作品增添趣味和创意。计算思维:学生能够掌握Scratch中声音模块的基本用法,包括声音文件的导入、声音的播放与控制等。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将声音与动画造型变化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创意和逻辑性的口技表演动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在Scratch编程环境中,积极探索声音模块的创新应用。通过尝试不同的声音组合和造型变化,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动画作品。同时,学生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在使用Scratch声音模块时,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同时,学生应积极参与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作品,为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学习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合作学习和分享经验,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 了解声音模块。 难点 掌握测试声音模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带有声音的Scratch动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动画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到声音元素。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声音模块并掌握测试声音模块的方法。 观看动画作品,并感受其中的声音元素。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播放带有声音的Scratch动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声音模块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环节一:声音模块介绍与演示展示声音模块:通过Scratch编程界面的演示,向学生展示声音模块在Scratch中的位置和基本功能。解释声音资源:介绍Scratch角色库中“麦克风”和“架子鼓”这两个角色自带的声音资源,让学生对这些资源有初步的了解。案例展示:展示欢欢的口技表演动画案例,解释当按下空格键时,“架子鼓”角色如何敲击出特定的声音并变化造型;当按下数字键1~9时,“麦克风”角色如何播放对应编号的声音。环节二:声音模块的测试与操作声音模块的测试:指导学生如何导入声音文件到Scratch中,并测试声音是否能够正常播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理解。编写脚本:引导学生根据案例,编写使“架子鼓”角色在按下空格键时敲击声音并变化造型的脚本。详细解释每个代码块的作用和用法。数字键控制:指导学生如何设置数字键1~9来控制“麦克风”角色播放不同的声音。解释事件触发和条件判断在编程中的应用。问题解决: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问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操作上的困难。环节三:创作与分享创作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使用不同的声音资源和造型变化,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口技表演动画。分享交流: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其他同学可以提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