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37049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2318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省,语文,答案,图片,试题,期中
  • cover
B.《汤姆.索亚历险记》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美好社会的歌颂需要我们慢慢去发现。 C.鲁滨逊在荒岛中救下了一个野人并取名星期六。 D.“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3)下列说法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 A.《北京的春节》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老北京人如何过春节的。 B.《十六年前的回忆》对人物的外貌、言行、神态等的描写突出了李大钊大无 畏的革命精神。 C.“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的“金络脑”指的是玉佩。 五、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练习。(2+4+2+3+2+2+2=17) 1.父亲对我说:“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改成转述句) 2.根据“去公园的路上刮起了风”这一情境写一写不同心情时的感受。 心情好: 心情不好: 3.端午节不能少了浓浓的粽香。(改为反问句) 4.燕子去了,有 杨柳枯了,有 花谢了, 有 5.“树欲静而风不止, ”告诉我们要及时孝敬父母。同时“ 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进,不要等 老了在伤悲。 6.我们学习总是漫不经心,老师用“ ”来劝诫我们。 7.我们上课应该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习惯。(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六、阅读下列短文并完成相关练习。 (一)过节和观灯(节选)(4+4+3=13) 我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 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 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 六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 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 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我照例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城厢内外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 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 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 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我们年纪小,还无资格参与这种刷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 威。有时自告奋勇帮忙,许可拿个松明火炬或者背背鼓,已算是运气不坏。因为始终能跟 随队伍走,马不离群,直到天快发白,大家都烧得个焦头烂额,精疲力尽。队伍中附随着老 渔翁和蚌壳精的,蚌壳精向例多选十二三岁面目俊秀姣好男孩子充当,老渔翁白须白发也 做得俨然,这时节都现了原形,狼狈可笑。乐队鼓笛也常有气无力板眼散乱的随意敲打着。 有时为振作大伙精神,乐队中忽然又悠悠扬扬吹起“瑞八板”来,狮子耳朵只那么摇动几 下,老渔翁和蚌壳精即或得应着鼓笛节奏,当街随意兜两个圈子,不到终曲照例就瘫下来, 惹得大家好笑! 最后集中到个会馆前点验家伙散场时,正街上江西人开的南货店、布店,福建人开的 烟铺,已经放鞭炮烧开门纸迎财神,家住对河的年轻苗族女人,也挑着豆豉萝卜丝担子上 街叫卖了。 有了这个玩灯烧灯经验底子,长大后读宋代咏灯节事的诗词,便觉得相当面熟,体会 也比较深刻。例如吴文英作的《玉楼春》词上半阕: 茸茸狸帽遮梅额,金蝉罗剪胡衫窄,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闲鼓拍。 写的虽是八百年前元夜所见,一个小小乐舞队年轻女子,在夜半灯火阑珊兴尽归来时 的情形,和半世纪前我的见闻竞相差不太多。因为那八百年虽经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社会 变化却不太大。至于新中国成立虽不过十多年,社会却已起了根本变化,我那,点儿时经验, 事实上便完全成了历史陈迹,一种过去社会的风俗画。边远小地方年轻人,或者还能有些 相似而不同经验,可以印证,生长于大都市见多识广的年轻人,倒反而已不大容易想象种 种情形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焦头烂额: (2)狼狈: 2.本文记叙了春节的 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