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6046

2024年重庆市忠县后乡片区十校联考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84563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中考,解析,原卷版,试题,物理
    初三物理学科四月定时作业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初中生百米跑成绩约为8s B. 人体安全电压为36V C. 九年级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10N D. 人洗澡淋浴的适宜温度约是40℃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14s,故A不符合题意; B.对于人体而言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故B不符合题意; C.九年级物理教科书质量约为200g,重力约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洗澡水的温度比正常体温高一点,约40℃,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B.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施放出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成的气态二氧化碳 C. 清晨,河面上的一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 D. 冬天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冰箱外温度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内的冷空气,温度降低,液化成为小水珠。故A正确; B.干冰升华,导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为小水珠,就是舞台上的“白气”。故B错误; C.这种白气,也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聚集形成的,是液态的水。故C错误。 D.是热水瓶中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室内比它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不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3. 下列光现象中,每个选项中的两种现象所涉及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 A. 海市蜃楼 雨后彩虹 B. 湖光映彩霞 潭清疑水浅 C. 拍照留念 杯弓蛇影 D. 镜花水月 一叶障目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海市蜃楼和雨后彩虹都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湖光映彩霞是光的反射现象,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拍照留念是光的折射现象,而杯弓蛇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现象,而一叶障目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有关电和磁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C. 通电导体的周围真实存在磁感线 D. 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所以电动机工作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束缚电子弱的失去电子,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这样就发生了电荷的转移,故B错误; C.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人为引入的,实际上磁感线并不存在,故C错误; D.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故D正确。 故选D。 5. 共享电动车成为越来越多景区配备的一种便民交通工具,为了保证驾驶的安全性,车上配备了转向灯和播报器;当驾驶者拨下“左转”开关,车头左转向灯亮且蜂鸣器响;当驾驶者拨下“右转”开关,车头右转向灯亮且蜂鸣器响。为满足该需求,下列电路图设计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开关拨至“左”,左转向灯亮、蜂鸣器响;开关拨至“右”,右转向灯亮、蜂鸣器响,这说明两个灯泡工作是互不影响,都是并联的。由于电路中只有一个蜂鸣器,所以蜂鸣器应该串联在干路中接入电路中;左、右转向灯不能同时亮,说明电路中的开关是单刀双掷开关,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 2024年元旦,哈尔滨冰雪旅游爆红。请你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