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课 题目 8.6 样本的均值和标准差 选用教材 高等教育-出卷网-《数学》 (基础模块下册) 授课 时长 2 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 提示 本课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会采用统计图描述和表达数据,并举例说明帮助学 生绘制频率分布表和频率直方图,指导统计图表的特征及选用方法. 教学 目标 能说明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的含义,初步学会运用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的计 算方法,逐步提高数据分析、 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教学 重点 均值与标准差的计算. 教学 难点 均值与标准差的计算.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情境 导入 观察并思考: (1)在一次全省的职业院校数学考试中,参加考试 的学生大约有 100000 人,如果想了解考生的数学平均成 绩,可否在总体中抽取一部分考生的成绩, 用这一部分考 生的成绩估计所有考生的成绩? (2)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 仅主体工程的主梁钢板用量就达 42 万吨,相当于 10 座 “ 鸟巢”体育场或 60 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港 珠澳大桥主桥的三座通航孔桥全部采用斜拉索桥, 由多条 8t至23t、1860 MPa 的超高强度平行钢丝巨型斜拉缆索从 约3000t自重主塔处张拉承受约7000t重的梁面;保障了整 座大桥具有跨径大、桥塔高、结构稳定性强等特点(图 8- 11).为了检测钢丝的抗拉强度,桥梁建设方从两家生产 钢丝的厂方各随机选取一部分钢丝进行抗拉强度的检测, 可否用这一部分钢丝的抗拉强度检测结果估计整批钢材 的质量? 在情境与问题(1)中, 我们可以采用合适的抽样方 法从全体考生中抽取部分考生的成绩作为样本,用这部分 展 示 情境 观察 通过 实例 帮助 学生 直观 认识 利用 样本 估计 总体 的方 法, 强调 采用 合适 的抽 样方 法抽 取样 本的 重要 性, 培养 学生 数据 分析 等核 提 出 问题 思考 讨论 1 考生的成绩估算所有考生的成绩.同样地, 在情境与问题 (2)中,也可以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从众多的钢丝中抽 取一部分钢丝作为样本,用这部分钢丝的质量估算所有钢 丝的质量. 引 导 学 生 观 察 分析 解答 心素 养 探索 新知 我们容易发现, 上述的两个情景都介绍了一种用样本 估计总体的方法, 大家要知道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抽取样 本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对总体的估计结果. 我们不妨要读一读拓展延伸中的这个失败案例. 一般情况下,我们常用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和样 本方差.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若样本数据 为1 , 2,…, ,则称 = 为样本均值或平均数. 而在统计工作中, 样本均值反映样本的平均水平, 通 常用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样本容量越大, 这种估计的可 信程度越高. 引导 总结 体会 通过 实例 引出 常用 的样 本统 计 量, 增强 学生 对于 样本 均值 的认 识, 培养 学生 数学 建模 等核 心素 养 归纳 理解 例题 辨析 例 1 甲、乙两名运动员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各射靶 5 次,成绩见下表, 判断这次比赛中哪一位运动员的成绩比 较好? 解 分别计算甲、乙两名运动员 5 次射击成绩的样本 均值如下: ( 甲 5 ) = 6+8+8+9+9 = 8, 乙 = = 8.2. 提问 观察 通过 例题 帮助 学生 了解 样本 均值 的计 算, 并提 出样 本均 值相 等时 的问 引导 思考 讨论 计算 2 因为甲 < 乙,所以这次比赛乙运动员的射击成绩比 较好. 提问 思考 题思 考, 拓宽 学生 思 路, 培养 学生 的数 据分 析和 数学 运算 等核 心素 养 探究与发现 在例 1 中, 假如样本均值相等, 如下表所示,哪一位 运动员的成绩更好呢? 这种情况就需要比较两名运动员的成绩相对于样本 均值的偏离程度. 偏离程度越大, 说明成绩波动越大, 运动员的成绩不 够稳定; 偏离程度越小, 说明成绩波动越小, 运动员的成 绩相对稳定. 但是,细心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