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56338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卷(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481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答案
  • cover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B.任重而道远    道:道路 C.就有道而正焉    正:匡正、纠正 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省:反省,检查 2.下列各句中“所以”不表原因的一项是(  ) 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给下面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 梁惠王下》) A.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B.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C.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D.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4.对本课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倡导仁、义、礼、智、信。《论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书20篇,以语录体为主,被奉为儒家经典。 B.《礼记》成书于汉代,其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C.孟子,名轲,字子舆,孔子的学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后人尊称他为“亚圣”。 D.八佾:佾,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 二、填空题 5.根据提示解释词义。 自贼者也     6.古今异义。 (1)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古义:   。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古义:   。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古义:   。 今义:盗贼。 (4)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古义:   。 今义:政党。 三、文言文阅读 7.阅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完成各题。 (1)下列对课文中有关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D.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B.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 孺子:指小孩子。 C.足以保四海 四海:代指天下。 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乡党:指乡里结党的人。 (3)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古代圣贤之君正因为具有同情心,所以才会行仁政。而一旦施行仁政 B.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推导仁政。由于恻隐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 C.这一章是孟子“性善论”的精髓。孟子认为,见到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下井去,人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