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57921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86791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八年级,科版,物理,学年,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温故知新 力的两种作用效果是什么? 新课引入 要让原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就需要有力的作用;如果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则似乎必须不停地对物体施加作用力。 我们的感觉正确吗? 地面上物体的“自然本性”是静止的,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就必须给它施加一定的力;不受力而能够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亚里士多德 我通过理想实验发现: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将会继续保持同样的速度沿直线“永恒”运动下去。我不赞同你的观点! 伽利略 信息窗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伽利略认为,当小球沿左侧斜面的某一高度向下运动时,无论右侧斜面的坡度如何,小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如果各种阻力都小到可以忽略,在理想情况下,小球将会沿右侧斜面上升到与左侧下落点等高的地方,而且右侧斜面的坡度越小,小球要上升到相同高度所用的运动时间就越;如果右侧成了水平面,那么,小球将因为永远无法达到那个高度而一直沿直线运动下去。 伽利略的观点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彼此矛盾,究竟谁更合理、更科学呢? 新课讲授 每次实验滑块的初始位置相同。 实验中需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知识点 一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 实验过程: 让滑块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滑块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滑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观察滑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滑块前进的距离越长,说明滑块速度减小得越慢。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是验证观点的有效方法之一。 2. 实验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长。 3. 实验推理: 假如水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阻力),滑块会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知识点 二 牛顿第一定律 1. 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物体”包括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表明该定律的普遍性。 2.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2)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即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到的外力的合力为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其作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因此,我们可以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推广为“合力为零”。 2.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物体受到的外力作用突然消失时,是保持静止状态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要看物体的初始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一直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 意义: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典例 知识点 三 惯性 1. 定义: 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为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 2. 理解 (1)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外界条件及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一个物体在任何条件、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不能把惯性说成是“受到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说“具有惯性”。 (2)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理解为“受到惯性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然要涉及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3. 影响因素: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惯性与运动速度等因素无关。 4. 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惯性定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