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66973

[2024考前强化]中考二轮专题解读及强化训练 专题17、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57609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化学实验,学生,教师,技能,基本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浙江中考二轮专题解读 专题17、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知识体系与考点解读] [典例精析] 考点1、药品的取用与仪器规范使用 例题1、小林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当液面接近目标测量值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慢慢添加水,注意滴管不要伸进量筒内,直到平视时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故A正确、B不正确;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慢慢沿容器壁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不正确;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专用仪器,不能用来溶解,故D不正确,所以A符合题意。 [答案]A 例题2、下列有关玻璃导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  ) A.用排水法集气   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 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D.检验二氧化碳 [解析] 检验气体时导管应充分伸入溶液中。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能放在瓶口,不能伸入瓶内;而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必须伸入集气瓶底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导管伸入试管内短一些,有利于气体排出。 [答案]D 例题3、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A,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图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盖灭。 (3)图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③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正对 。 [解析] (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故填:向着手心;倒放。(2)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故填:灯帽。(3)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填:三分之一。②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故填:预热。③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正对有人的方向,故填:有人的方向。 [答案] (1)向着手心;倒放 (2)灯帽 (3)①三分之一 ②预热 ③加有人的方向 (例题3图) (例题4图) 考点2、基本实验 例题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氧气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解析]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均匀连续地放出时,才开始收集氧气,不能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A 例题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后捂试管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 [解析]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必须先调节天平平衡,才能称量,否则称量的质量不准确,故A说法正确;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气密性良好,故B说法正确;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进行预热即均匀加热,后集中药品部位加热,否则由于受热不均容易破裂,故C说法正确;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后,要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水会沿着导管倒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故D说法错误。 [答案]D 例题6、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实验失败甚至酿成事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 A. 闻气体气味 B. 过滤 C. 取固体药物 D. 稀释浓硫酸 [解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