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67454

第12课《诗经》二首习题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3872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诗经,二首,习题,课件,29张
  • cover
(课件网) 12 《诗经》二首 1.读准字音 xìnɡ jī sù huí chí méi sì zhǐ 2.重点词语 jū jiū( )    yǎo tiǎo( ) 好qiú( ) wù mèi( ) jiān jiā( ) zhǎn( )转 雎鸠 窈窕 逑 寤寐 蒹葭 辗 3.补全诗歌 (1)关 雎 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 求之不得, 。 , 。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2)蒹 葭 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 , 。 , 。 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 , 。 , 。 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 。 , 。 , 。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白露未晞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在水之湄 白露未已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在水之涘 1.《关雎》开头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 答案: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鸟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行为来引出抒情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比兴手法的运用切合诗意,自然流畅。 2.《蒹葭》一诗每节开头的两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是环境描写,每节开头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引出下文写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主人公所思不得见的怅惘心情。 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常见题型】 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或修辞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方法指津】 1.准确地指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比拟、夸张等。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 2.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3.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旨意。 【答题规范】 这首诗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修辞手法),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或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或心境)。 C 导析:C A项,“窈”应读“yǎo”;B项,“坻”应读“chí”;D项, “芼”应读“mào”。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D.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导析:C———寤∕寐∕思服”应为“寤寐∕思服”。 C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多为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蒹葭∕萋萋。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50篇。 C.《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为民歌民谣;“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其中“风”是价值最大的。 D.《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类。赋,即叙述;比,即比喻;兴,是由他物引出所咏之物,即起兴。 B 导析:B———350篇”错误,应为“305篇”。 4.名句默写。 《蒹葭》以景起兴,每章分别用“ , ”“ , ”“ , ”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主人公所思不得见的惆怅心情;《关雎》则用“ , 。 , ”,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姑娘的爱慕之情。《蒹葭》用“ , ”“ ”“ ”写出了主人公虽然不畏艰险地一再追寻伊人,但伊人依然难觅踪影的怅惘心情;《关雎》则用“ , 。 , ”生动地写出了主人公对美丽贤淑姑娘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宛在 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