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69176

七上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质量监测试卷(A)含答案

日期:2025-02-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27305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试卷,监测,质量,起源,文明
  • cover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质量监测(A) 一、选择题 1.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可以说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火。下列与火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元谋人知道使用火 ②北京人懂得人工取火 ③半坡人会用火烧制陶器 ④黄帝教人们用火煮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贾湖遗址出土的文物,从器物用途上可以研究贾湖遗址居民的(  ) A.农业技术 B.打制石器技术 C.精神追求 D.畜牧业发展程度 3.2023年,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应用CT扫描和3D重建等新技术手段,在周口店遗址区域内识别出一块人类顶骨化石(如图)。该化石与周口店直立人头盖骨的右侧顶骨大致重叠。这一发现可用于研究(  ) A.中国古人类的演化 B.原始农业的起源 C.炎帝黄帝的传说 D.早期国家的产生 4.《良渚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写道:“良渚古城的河道里还发现动物骨头40多种,其中猪80%,这些猪大部分都是家养,此外还有老虎等。由此可见良渚养猪业的发达。猪后来成为财富的一种象征,‘家’字上面是一间房子,下面是‘豕’,就是说,有房子、有财富才有家”。这说明了(  ) A.中华文明存在多元性 B.中华文明具有延续性 C.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性 D.中华文明存在差异性 5.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为研究史前时期提供原始史料的是(  ) A.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B.传说中炎帝教民种植五谷 C.电视纪录片《解密甲骨》 D.《史记》中记载的大禹治水 6.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片达几十万片,还有陶器、骨器、石器及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由此可知(  ) A.旧石器时代人类演进变化规律 B.原始农耕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C.部落联盟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D.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更替过程 7.表格中是旧石器时代某一人类遗存的信息,据判断,他们应是(  ) 信息1:距今约70万﹣20万年 信息2: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信息3:已经学会使用火、保存火种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8.下列考古发现中,能够用于研究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炭化稻粒 ②骨耜 ③打制石器 ④铜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富,在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慕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兴起发展 B.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阶级分化比较明显 10.如表所示,该资料可用来说明(  ) 地点 云南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出土文物 炭屑和烧骨化石 头盖骨、牙齿化石 史料实证价值 元谋人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 A.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B.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 C.元谋人和北京人生活方式一样 D.中国是原始人类的最早发源地 11.2023年国家博物馆展出河姆渡等遗址出土的稻作遗存、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夹炭陶器和装饰工艺品等考古成果。这些考古成果有助于我们了解(  ) ①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②长江流域地区史前文化 ③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④中国早期人类的起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姜寨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磨制石器、陶器、碳化的粟、半地穴式房屋基址。下列与姜寨遗址的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