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70267

七上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质量监测(B)含答案

日期:2025-02-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5760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文明,监测,质量,起源,人类
  • cover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质量监测(B) 一、选择题 1.《商君书 画策》记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下列印证“妇织而衣”的说法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民间流传的“织麻为布,成作衣裳”传说 B.《礼记》记载炎帝“治其丝麻,以为布帛” C.仰韶遗址出土了陶纺轮、骨针等纺织工具 D.文学作品《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相关描述 2.2024年1月,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成功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据考证,它距今约5﹣7万年,是罕见的同时发现大量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的旧石器时代综合性遗址。下列早期人类中,生活年代与其最接近的是(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制造工具是真正人类劳动的标志,也是“人猿揖别”的标志。北京人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其制造的工具应该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工具 D.铁质工具 4.博物馆讲解员描绘某处遗址“古代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处处湖泊沼泽,陆地林木丛生.土壤土质虽不好,但这儿的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她介绍的这个遗址可能是(  ) A.河姆渡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周口店文化 D.半坡文化 5.《中国百年考古大发现》中涵盖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考古发现,书中有关于农作物栽培、石器磨制和陶器制作技术的记载,可以印证记载的遗址有(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6.被称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风景秀美,更因发掘出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享有“东方人类故乡”的美誉。这一古人类是指(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7.如图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史前时期中国(  ) A.打制石器工具的特点 B.原始的农耕生活 C.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D.早期国家的产生 8.如图是生长在黄河边的狗尾巴草,经过一代复一代的驯化,先民们终于培育出一个新的物种(  ) A.水稻 B.粟 C.玉米 D.菽 9.如图的考古发现是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尖状器,其尖锐的一角可用于穿刺。与其同时出土的还有28种动物化石,如狼、熊、野马、象等。这些考古发现可以印证我国的远古先民(  ) A.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B.已经从事农业耕作 C.面临生存环境的考验 D.运用石器进行狩猎 10.烈日炎炎,一群华夏先民正挥汗如雨,用打磨好的石器播种水稻。这种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地区?(  ) A.黄河中游 B.长江下游 C.珠江三角洲 D.辽河流域 11.如表中的考古成果可以共同印证(  ) 遗址名称 发现时间 考古成果 浙江罗家角遗址 1956年 出土的人工稻谷距今7000年左右,比号称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克塔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 江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1962年 发现的早期栽培稻遗存,时间距今超过10000年 湖南玉蟾岩遗址 1988年 发现了距今约10000年的人工栽培水稻 A.远古先民全靠种植水稻为生 B.古代人类漫长的进化演变过程 C.中国人工栽培水稻历史悠久 D.劳动在推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12.龙山文化遗址中,男性墓葬品大多数是磨制的石斧、石刀等生产工具,而女性的随葬品中大部分是陶质和石质纺轮以及骨锥、骨针等纺织、缝纫工具。这些发现印证了(  ) A.原始农业的出现 B.打制石器的成熟 C.部落联盟的结成 D.早期国家的建立 13.《史记 五帝本纪》以黄帝为正式记载的第一位上古帝王,并且把叙事时间上溯至炎黄时期,炎黄时期成为中国早期文明的代名词。直到今天,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以炎黄时期为开端的。“炎黄”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他们(  ) A.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在战争中曾经打败蚩尤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