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74459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黄葛树下小茶馆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0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36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师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黄葛树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黄葛树下小茶馆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音乐教材 -出卷网-:西南大学-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演奏、演唱、朗读、交流、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了解川渝地区茶馆文化和曲艺文化的特点,愿意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 了解四川清音的表演形式是边唱边用檀板、竹鼓击打节拍,能用响板和木鱼为歌曲伴奏,感受曲艺中的一板一眼。 通过歌词朗读感受四川清音的川渝方言特点,了解歌词内容贴近日常生活的特点,能随音乐与教师合作演唱歌曲第一乐段。 4.能表达四川清音和金钱板的区别与联系,能通过所学的音乐方法分组合作探究总结金钱板的特点,对曲艺文化有一定的理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观看、演奏、演唱、交流、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感受歌曲四川清音的风格特点。 2. 随音乐与教师合作演唱歌曲第一乐段。 教学难点: 1. 能表达四川清音和金钱板的区别与联系 2.能通过所学的音乐方法分组合作探究总结金钱板的特点,对曲艺文化有一定的理解。 教学过程 情境感知,了解茶馆文化 1.观看视频,初步感受重庆的小茶馆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重庆的茶馆吗?让我们跟随视频一起去看一看吧! 2.了解茶馆文化 师:重庆自古就有“城门多、寺庙多、茶馆多”之说。一杯盖碗茶、一盘瓜子、一场曲艺表演,就是老一辈重庆人在茶馆里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茶馆里的曲艺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方式创设黄葛树下小茶馆的大情景,在视频与老师的讲解中初步感受茶馆文化,引入欣赏茶馆中曲艺表演的主题。 第一场曲艺表———茶馆飘清音 二、欣赏四川清音《黄葛树下小茶馆》,感受歌曲四川清音的风格特点 (一)感受四川清音表演特点 1.初听四川清音表演唱《黄葛树下小茶馆》 师:你看!戏台上正上演着第一场曲艺表———茶馆飘清音 跟随我的歌声一起来感受一下吧!看完说一说我的表演有怎样的特点? 2.了解表演形式特点,认识檀板、竹鼓 师:你看得很仔细,我演唱的是四川清音《黄葛树下小茶馆》,刚才我用到了这两件打击乐器,分别是檀板和竹鼓。檀板是檀木做的,而竹鼓是竹子做的。左手打檀板,右手敲竹鼓是四川清音表演的一大特点。 3.了解一板一眼 师:在演奏时,檀板为强拍,在曲艺中叫做板,竹鼓为弱拍 在曲艺中称为眼,所以这首歌曲是一板一眼。 4.用响板与木鱼为第一乐段伴奏,感受一板一眼 师:现在我们试着用响板和木鱼来为歌曲的第一乐段伴奏,一起来感受曲艺中的一板一眼。 (二)感受四川清音语言与内容特点 1.感受语言特点:川渝方言 师:有了乐器的加入,歌曲韵味十足!刚才我的演唱还有什么特点呢? 师:是的,用川渝方言演唱是四川清音的语言特点,再来听我读读歌词!找一找哪一个词最具有川渝方言特色? 2.用川渝方言朗读歌词 师:是的,龙门阵是川渝地区特有的方言,是指大家聚在一起聊天、闲谈。一起来读一读歌词吧! 3.感受内容特点:贴近生活 师:用方言朗读歌词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是的,歌词内容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这也是四川清音的内容特点:贴近生活。 4.想象音乐画面,表演第一乐段 师:这段歌词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呢? 师:是呀,人们在黄葛树下的小茶馆里喝着盖碗茶、磕着瓜子,聊天赏曲,多么惬意的生活呀,跟随我的动作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5.师生合作演唱第一乐段 师:让我们随音乐合作演唱吧,你们唱红色部分,我来唱其它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老师演唱感受四川清音的表演特点,认识檀板、竹鼓,通过檀板与竹鼓理解曲艺中的一板一眼,用响板与木鱼为歌曲伴奏的方式感受一板一眼。在歌词朗读中感受四川清音的的语言特点与内容特点,再此基础上感受音乐画面与老师合作演唱歌曲第一乐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