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74573

2023-2024学年一年下册科学苏教版1石头(教案)

日期:2025-09-2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50516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2024,学年,一年,下册,科学,苏教版
  • cover
《石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分为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拓展活动三部分。活动准备用图片展示准备的物品,变便于学生课前探究。活动过程分为两部分“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和“观察石头,有什么发现?”活动一部分呈现了生活中的石头你作为材料的物品,目的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出发,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二呈现学生用多种感官借助工具观察石头的纹理,粗糙光滑程度和软硬程度等活动的图片,目的是指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石头的不同特点。拓展活动为选择石头,用石头做一幅拼画。目的是讲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后,引导学生继续探究石头更多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年级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还缺乏发现和思考。经过一年级一年每周一课时的科学课学习,他们对科学课仍然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兴趣。正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使用学过的科学探究方法探究身边的事物。只是他们太小了,要把握放手去做和提供脚手架之间的分寸,在探究石头的时候要把引导他们的注意力放在有效探究上,并要像朋友一样约好探究时候的规矩和注意事项,运动小口令等互动方式,保障课堂的高效和秩序以及孩子们探究时的安全。 三【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知道石头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发现石头坚硬。了解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等特点。 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了解人们如何根据石材的不同的属性,制作成不同的器具,用于不同的用途。 3.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石头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在人类生活、生产中需要从大自然获取石头这种材料。天然材料不可再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石头的特点;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进行观察。 难点:人们如何利用石头不同的属性结合自己不同的需要,制成不同的制品。 五.【教学方法】 实物展示,观察,探究等。 六.【教学准备】 岩石标本盒,铜钥匙,自备小石头,放大镜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拼图作品,大家能不能看出拼的是什么? 生:他们是乌龟、男孩、狗、猫。 师:那么,大家知道这个拼图是用什么做的? 学生讨论并汇报:是石头。 师:对,是石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石头。 师:在玩石头之前,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哪里有石头? 学生回忆并汇报,校园里的假山等。 师:同学们找的不错,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学生讨论并汇报,石头。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是用石头制成的。石头有很多用处,从古至今,能工巧匠们将石头雕刻成精美的石雕、饰品;铺设成结实耐用的道路、桥梁,被广泛使用。 设计意图 (用装饰画引入学习对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顺势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对石头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学情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活动探究 1.运用感官自主探究、观察石头的特征。 师:石头可以作为材料被广泛使用,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它进行研究呢? (1).讨论观察的方法。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过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大家还记得吗? 生:用眼看。 生:用耳朵听。 生:用手摸、鼻子闻、舌头尝。 师:现在,我们先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观察石头的颜色、花纹以及光滑度怎样?为了便于观察,请先给石头编号。 (2)用表格记录观察结果。 提示:石块的纹理可以用铅笔画下来。 岩石编号 颜色 纹理 光滑程度 ① ② ③ ……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不同的石头颜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