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金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小学课程标准中“物质科学领域”的相应内容编写而成的。在教学中,我们应帮助学生形成的主要概念是: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本课在结构上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先认识常见的金属物品,然后由此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物品人们要用金属制作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接着利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共同特征,启发学生归纳出金属的基本性质,即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从教材提供的图片来看,未涉及到金属容易导电、容易导热的性质。最后,以拓展活动的方式,根据不同金属性能补充认识生活中的常见金属物品。巩固利用工具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能够分推和承担相应的任务,合作完成较为简单的任务,并学会运有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道金属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具有金属光泽可延展等特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金属的特点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金属材料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初步了解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金属的共同特性。 难点:探究金属具有延展,即材料可以被敲成薄板或者不断的被拉伸,甚至被拉成线的性质。 【教学准备】 课件、铁条、铜条、铝条、砂纸、 铁锤、铁砧板、实验记录单、直尺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猜一猜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1个神秘口袋,你来猜一猜神秘口袋里面会藏着什么呢? 你们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判断神秘口袋里这些东西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预设:敲一敲听听声音(播放视频听声音);摸一摸试试软硬、是不是光滑(播放视频) 师: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视频 2.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物品,你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像铜、铁、铝这样的材料,人们把他们归为一类叫作“金属”用这些材料做成的物品就是金属制品。 3.你能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金属制成的?播放ppt 小结:看来金属在我们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金属。 二、自主探究做一做 1.观察、讨论: 出示一根铜条、一根铁条、一根铝条 提问:如果让你来观察这些金属,你想用什么方法?(磨一磨、敲一敲、弯一弯等) 动手实验: 实验一:打磨金属材料(播放视频 ) (1)观察金属 (2)认识砂纸 (3)打磨方法 (4)实验小结: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5)温馨提示 3.金属除了具有金属光泽,还有什么特性呢? 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延展性(播放视频) 展示实验工具 测量金属条的长度 分别在铁砧板上用小铁锤敲打三种金属条 比较金属条敲打后的变化 实验小结:在小锤的敲击下,这些金属丝能延伸成细丝但是不断裂这是金属的“延性”,能碾成薄片但不破裂这是金属的“展性”。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出金属具有延展性的结论。 温馨提示 课后拓展练一练 选择: 下面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作的?用“√”选出来。 填空: 金属有()、()等共同特性。 铝和铁是()颜色、铜是()颜色。 课后小调查:为什么使用金属铝制作易拉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