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78617

5.1物态变化与温度 课件(共30张PPT) 2023-2024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830635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物理,初中,教科,学年,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 欣赏大自然中多姿多态的水 一、情景导入 知识点一: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液态 液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二、新课讲授 1、物质的三种形态: 固态、液态、气态 2、水的三种形态: 冰、水、水蒸气 注意: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3、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 物态变化。 水蒸气 冰 水 动手实验1 器材:易拉罐 、冰块、食盐 步骤: 1.将易拉罐中饮料喝光 2.将冰捣成碎块,装入易拉罐 3.向碎冰中加入适量盐搅拌均匀,盐和冰的比例为1:3 4.在桌上放置一会儿后,会观察到易拉罐壁上出现白霜。 分组:四人为一小组,完成探究实验。 人工制霜 水蒸气→霜 土地干旱 霜的形成 水→水蒸气 思考:影响物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热的物体温度高 冷的物体温度低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知识点二:温度 温 度 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沸水的温度为100℃。 (3)规定: (1)单位: (2)读法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摄氏度 符号: ℃ 北京一月的平均气温是-4.7℃。 把你的左手放进热水中,同时右手放进冷水中。接下来同时拿出两只手,都放进温水中,这时,两手感觉温度相同吗? 动手实验与思考 仅凭感觉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知识点三: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原理 构造 使用方法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常用的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 器材:吸管、瓶子、色素、杯子两个、瓶盖 动手实验 2 步骤: 1.在玻璃瓶中滴入3-5滴色素 2.倒入适量水至瓶口,盖好瓶塞,插入吸管。 3.将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观察红色液体升降情况。 4.将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观察红色液体升降情况。 分组:四人为一小组,完成探究实验。 放入冷 水 放入 热 水 温度计的原理 胀 缩 原理: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结构 玻璃外壳 感温泡 毛细玻璃管 刻度 ℃ 感温液 单位 最高温度:100 量程:-20℃ ~100℃ 分度值:1℃ 最低温度-20℃ 读数:30℃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温度计的读数: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测量温度时(注意事项) 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玻璃泡未全浸入液体中 下面这些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B D C A 正确 下面那种读数正确?为什么? 甲 乙 丙 (俯视) (仰视) (平视)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质; 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质中; 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 一不: 四要: 三看: 冷水 热水 估测温度/°C 实测温度/°C 步骤: (1)估测水的温度:用手触碰杯壁(将手插入水中)感受水的温度,记录感受的温度值。 (2)实测水的温度: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实际的温度值。 (3)记录数据,填写表格。 三、小组实验 器材:实验室温度计、 烧杯2个 、抹布。 物态变化与温度 物态变化 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温度 温度计 概念 单位 规定(标准大气压) 物体的冷热程度 摄氏度(℃) 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沸水温度为100℃ 分类 原理 使用方法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液体的热胀冷缩 四、课后小结 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