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3936

24《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7270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33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24.唐诗三首 该课的三首诗均是唐人所作的古体诗。《石壕吏》是“诗圣”杜甫的“三吏三别”之一,通过讲述安史之乱中石壕村一户人家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杜甫晚年,诗人由茅屋被风雨袭击的遭遇,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抒发了他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卖炭翁)通过写卖炭老人惨遭宫使强取豪夺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从内容上看,这三首诗都属于叙事诗,描写简练传神;从情感上看,三者都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设计说明 1.了解杜甫和白居易的生平经历与三首古诗的创作背景;积累其中重要的文言字词与文化常识。 2.反复诵读,掌握三首诗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内涵,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三首诗。 3.理解“诗歌合为事而作”,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并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社会现实和深层意蕴。 2.感受诗人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学习重难点 石壕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从底层人物的悲辛中感知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情境 预习检查 老妪 幽咽 石壕吏 逾墙走 邺城戍 yù yú lì shù yè yè 杜甫, 朝诗人,字 ,自号“ ”,我国古代 主义诗歌的代表,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 ”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 ”,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 ”。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世称“ ” ,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为“ ”,有《 》传世。 唐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 安史之乱 诗史 诗圣 杜少陵 杜工部 杜工部集 预习检查 唐肃宗乾元三年春,唐军在“安史之乱”中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写作背景 “三吏三别” : 预习检查 石壕吏(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 )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 )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 )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lì yú yè shù yù yè 学习任务一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自由朗读,读准停顿 学习任务一 杜甫“天明登前———之时,百感交集,试着体会。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教师范读,读出情感。 学习任务一 同情苦难的百姓,痛恨凶恶的差役,无奈于腐朽的政治统治。 ———读出一种真挚的情感(忧国忧民) 1.参看注释,理解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