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4565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11.1《过秦论》(共50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127180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PPT,50张,过秦论,11.1,单元
  • cover
(课件网) 1、春秋战国,群雄争霸,战乱纷争。 2、秦国变法兴盛,六国合纵抗秦。 3、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始称帝。 4、陈胜起义,秦朝二世而亡。 秦国历史回顾 秦,究竟为何从大一统的盛世急速走向了灭亡? 过秦论 贾谊 学习目标 Contents 1 2 3 1、掌握重点字、词、句式,理清课文思路,把握基本观点。 2、把握作者的论证逻辑,学习先叙后议的结构方式以及对比论证的运用。 3、了解作者对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作者简介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李商隐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世称贾生。 学识渊博,年少时就负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人称贾长沙、贾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不被重用,仍忧心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作者简介 贾谊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针砭时弊,风格峻拔锋利,淋漓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服鸟赋》最为著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 写作背景 除秦外,其它各国在东部呈纵向排列,秦在西部与各国呈“扇”形之势。 强国特点: 楚,版图最大(辖两湖一带,望不尽湖光山色、鱼米洞庭!) 齐,货殖最富(抢占有利地形———今山东半岛一带,一边条条大路通四方,一边靠海吃海,钱财滚滚而来!) 秦,兵力最强(一路打过来,在战斗中成长!)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民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针砭时弊,借古讽今】 写作背景 过秦:指斥秦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政论,史论等文字。政论,指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史论,原指作史者在“本纪”“列传”之后评述所记史事和人物的文字。后来凡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论文,也都称为“史论”。 《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课文是上篇, 中篇和下篇分论秦二世、秦三世的过失。《过秦论》被鲁迅誉为“西汉鸿文”【贾谊文风:峻拔锋利,淋漓酣畅】 解 题 朗读课文 壹 学习第一段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过秦论 形作名,险固的地势 占据 名作状,席、包、囊,像……一样 牢固地守卫 窥视,伺机而取 名作动,指出……过失、过错 辅佐 名作状,对内 名作状,对外 使……相斗 在这种情况下、在这时 从事,致力 注意:此时秦并未“外连衡而斗诸侯”,张仪献连横之策,是秦惠文王在位时,非秦孝公时。贾谊作《过秦论》,为表达需要,往往对历史事实加以改造,并不追求细节的真实无误。一是化繁为简,省去枝节。如全篇叙述几无细节,多以概括性叙述为主,且将许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