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8660

6 景阳冈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359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景阳冈,教学设计
  • cover
景阳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景阳冈》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通过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2)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难句解析。 (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意识。 三、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武松打虎的精神内涵和象征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通过多媒体展示老虎的图片或短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老虎的威猛和力量,引导学生谈论老虎的形象特点和对人类的影响。可以提问:“你们知道老虎有什么特点吗?老虎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老虎与人类的关系,并过渡到课文《景阳冈》的主题。 (2)介绍课文背景,让学生了解《景阳冈》是一篇描写人与动物搏斗的经典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可以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景阳冈》,就是一篇关于人与老虎搏斗的故事,你们想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与老虎搏斗的吗?” (3)与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标题《景阳冈》,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气势和韵律。同时,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可能讲述的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问:“看到这个标题,你们猜猜这篇课文可能讲了什么故事呢?”通过学生的猜测,为后续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4)简要介绍作者施耐庵和《水浒传》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和来源。可以说:“《景阳冈》这个故事选自古代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施耐庵。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的英勇和智慧。” 通过以上导入环节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为后续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二)自主学习与探究(预计用时:10分钟) (1)初步阅读与标记 ① 学生自主默读课文,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不熟悉的词语或句子。 ② 鼓励学生小组内交流标记的内容,相互解答疑惑。 (2)情节梳理与人物分析 ① 引导学生围绕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快速浏览课文,并简要复述故事的大致内容。 ② 分析武松的人物形象特点,如勇敢、机智等,可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述来讲解。 (3)问题导向的深入思考 ① 针对之前列出的问题,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尝试找出答案。 ② 在小组内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后,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课堂互动与讨论 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和引导,深化对武松打虎原因、过程和感受的理解。 ② 通过提问、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互动。 (5)课堂小结与预习引导 ① 总结本环节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情况,肯定学生的表现。 ② 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武松的其他事迹或背景信息,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准备。 (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内涵 (1)聚焦关键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①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关键词句,如“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让学生体会武松临危不惧、机智应对的情感。 ② 师生互动,教师提问:“武松为什么要闪在青石旁边?”学生思考并回答,通过这一过程理解武松的冷静和勇敢。 (2)探究象征意义,领悟文化内涵 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武松打虎的象征意义,提问:“武松打虎不仅仅是一场人与动物的搏斗,它还象征着什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②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深入探究武松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