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第七课《做自己的主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做自己的主人》是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的第七课内容。本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主意识,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增强个人责任感。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自主性的含义、自主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自主管理等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变化较大,对自我认识逐渐加深。他们渴望独立,但往往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自主性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自我管理的实践经验,难以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自主性的含义和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2.自我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目标管理等,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3.积极心理: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主性的含义及重要性,掌握自我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目标管理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主动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自主性的含义及重要性,掌握自我管理的基本方法。 2.难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自主管理,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辅助教学。 2.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小组讨论过程和结果。 3.个人反思表:用于学生课后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成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想要做某件事情时,却受到了别人的干扰或阻碍?比如你想看书,但你的朋友却邀请你去看电影;你想去运动,但你的家人却让你留在家里休息。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们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学生开始分享自己的经历,有的学生会说:“我会试着和我的朋友沟通,告诉他我现在真的很想看书,希望他能够理解。”有的学生会说:“我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不理会他们的建议,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等等。 在学生分享完经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如何才能在坚持自己的主见的同时,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做自己的主人呢?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肌肉、转移注意力等,并鼓励学生尝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调节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二、新课讲授 (一)自主性的含义及重要性 1. 教师首先讲解自主性的含义,即指个体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和需求,独立做出决策和行动的能力。接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自主性?”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性的重要性。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开始意识到自主性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促进个人成长、增强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5-6人。学生们分享自己在自主性方面的经验和故事,讨论自主性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