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93184

2024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645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
  • cover
顺义区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卷 学校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准考证号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在我国,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春天结伴去郊野踏青。小明同学要制作一期板报,向大家介绍中国的“踏青”文化,邀请你协助完成。 1.请用正楷字书写“带上文化去踏青”这七个字,作为板报标题。(1分) 专栏一 踏青溯源 踏青,也称“踏春”“探春”“拜青”,一般指人们春天到郊野游玩,欣赏春色,寄情山水。踏青是中华传统民俗,起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在西周,立春之时,天子携职官、黎庶,于东郊野外行礼迎春,表达对风调雨顺的期盼和对司春之神的敬畏,这种农耕祭祀习俗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此后踏青的主题熔合于多种节日仪礼中。如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纪念黄帝诞辰的日子。这天除祭祀之外,还有河中沐浴、水边宴饮、郊外游春等习俗。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二天,是古代怕春雷引发山火而设定禁火的日子,后来又增加了纪念先秦名士介子推的活动,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寒食节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扫墓祭祖、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后来上巳节与寒食节的习俗合并到清明节,人们在慎终追远之外,又格外珍惜清明节的天朗气清,春光明媚,纷纷到野外踏青,感受生机盎然的景象。唐宋时期,国家设定了清明假日,假日里赏花踏青在全社会各阶层形成风尚,尤其在宋代盛况空前。清明节时“游子寻春半出城”,踏青出游的多样需求又助力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形成滚雪球效应。 2.你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表达的是“将情怀寄托到山水中”的意思,所以“寄情”字形有错误。 B.因为表达的是“文化相互交流形成整体”的意思,所以“熔合”字形有错误。 C.因为表达的是“推崇尊敬前辈的高尚品格”的意思,所以“崇敬”字形有错误。 D.因为表达的是“春天的景物美丽多彩”的意思,所以“明媚”字形有错误。 3.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源远流长 B.慎终追远 C.天朗气清 D.生机盎然 4.你想和小明探究文中“滚雪球效应”的意思。“效应”是指“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请你根据这个解释和生活中滚雪球的经验,用一句话说明“滚雪球效应”在文中的意思。(2分) 专栏二 踏青歌谣 连天微雨下不停,今朝才放晴,日暖风和动游兴,郊外来踏青。 披柳丝,穿花径,曲折向前行。临水观鱼,赏不尽好风景登山听莺。 5.你发现小明分享的歌谣中最后一个句子缺少标点而且语序不当,请你补充标点,调整语序,使其节奏韵律富有美感。(2分) 专栏三 踏青“斗草” 自古以来,“斗草”是人们踏青野游时的一种游戏,分武斗和文斗。“武斗”是通过比试草茎的韧性定胜负,方法是将草茎相交结,两人各持己端向后拉扯,_____;“文斗”是比试谁采的花草种类最多,后来发展到以对仗工整的对子形式来报花名,谁采的花草植物多,对仗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如今,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斗草的习俗依然流传,发现了我国民俗文化的深厚和广博。 6.文中画横线处需要补上一个语句,根据上下文,你认为下列衔接最恰当的语句是(2分) A.断了你可就惨了 B.直到拉断就结束 C.以断者为负 D.负者即断 7.画曲线句子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你加以修改。(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