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97502

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大象版第一单元 小小气象员 作业设计

日期:2025-10-1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7352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大象
  • cover
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科学 三年级 第一学期 大象版 小小气象员 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 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第一单元第一课 测量气温 2 第一单元第二课 辨认风向 3 第一单元第三课 判断风力大小 4 第一单元第四课 云量和降水量 5 第一单元第五课 制作《气象科普小报》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学习内容 3~4 年级学习目标 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 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标准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 测量的量,描述天气。 知道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 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 了解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工程是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 举例说出一项工程运用到科学技术和原理, 如汽车刹车系统的设计中运用到的科学与技 术。 工程的核心是设计。 知道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 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 (二)教材分析 知识框架 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测量气温辨认风向 判断风力大小云量和降水 制作《气象科普小报》 本单元采用由分到总、由局部到整体的逻辑结构编排,首先通过分别探究和学 习气温、风向、风力、云量和降水量5个具体的天气要素,引导学生从一些具体的天气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认识和运用常见的测量工具,并用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描述天气信息;最后进行设计制作《气象科普小报》,一方面为总结梳理所学气象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基础知识:在二年级的《变幻的天气》单元,对天气的认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能力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三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在观察上也有所提升,对各类天气现象已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喜欢实验,但在实验过程中,缺乏科学探究的习惯。 生活经验:对天气的变化既熟悉又陌生,能够从天气预报中粗略地了解一些天气信息,粗略地说一说天气相关内容。但对天气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知,对极端恶劣天气的认知也有待提高。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一)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温度及其单位,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知道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准确、便利和快捷。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工具的制作,提高动手动脑实践探究能力。 对自己或他人的想法、草图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了解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二)单元作业目标 掌握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会读数,了解气温计的测量单位、测量范围和刻度。会使用图表来描述气温的变化。 知道风向的判断方法,知道制作简易风向标的步骤。 了解风力的概念,知道风力的等级,能做一个简易的风力计,并测量风力。 了解云量和降水量的概念,知道可以用云量和降雨量来描述天气,能用圆形图描述不同的天气,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 了解天气与气候概念的不同,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了解气象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会制作简单的气象科普小报。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 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