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98969

【核心素养目标】湘人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八下 任务二 项目一《探寻湘绣技艺》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14 科目:劳动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713242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课件,探寻湘绣技艺,项目,八下,任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找寻湖南技艺-探寻湘绣技艺》教学设计 课题 找寻湖南技艺-探寻湘绣技艺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八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劳动观念: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湘绣这一传统技艺,认识到湘绣所代表的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劳动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亲手制作湘绣作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尝试,提高刺绣技能和手工制作能力。同时培养耐心、细心和创新思维。劳动习惯与品质:活动过程中,需要遵守保持工作区域整洁等规则,从而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以及专注力、自律性和责任感等品质。劳动精神:通过参与湘绣技艺的实践活动,深刻体会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湘绣这一传统技艺,认识到湘绣所代表的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教学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亲手制作湘绣作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尝试,提高刺绣技能和手工制作能力。同时培养耐心、细心和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2.1课 《找寻湖南技艺-探寻湘绣技艺》板书课题。我国工匠文化源远流长。从四大发明到丝绸、瓷器、茶叶,从庖丁、鲁班、黄道婆再到“百年老字号”张小泉、同仁堂,个个都是工匠精神的典范。我们湖南人身上,传承着工匠精神的独特基因:一方面,湖湘文化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等可贵品质,以及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优良传统,无一不与工匠精神高度契合;另一方面,湘绣、湘瓷、菊花石雕等举世闻名的传统工艺,中车株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享誉中外的知名企业,都是彰显工匠精神的“湖南名片”。播放视频。 观看教学视频。 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板书课题。一、劳动目标【学一学】1.了解湘绣的基本特点,熟悉湘绣制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2.通过绘制规范的示意图表达设计方案,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技能进行湘绣制作。劳动场所:湘绣工厂或企业(项目1 ),教室或家里(项目2 )。劳动器具及材料:湘绣底料、湘绣面料、绣花线、绣绷、绣架、绣花剪、站架手扶板、剪刀、羊毛针、绣花针、装裱工具、镜框、卡边等(项目1),纸、笔 (项目2 )。项目一:探寻湘绣技艺走近湘绣湘绣是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勤劳智慧的湖南人民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其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 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从长沙战国楚墓和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大量绣品中,就可以窥见出当时的湖南地方刺绣技艺已经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随着湘绣商品经济的发展,众多刺绣艺人不断地探索创新,湘绣吸收了我国古老文化中绘画、诗词、书法等多种艺术精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也因此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那么,湘绣与其他绣种相比,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湘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湖南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吸取苏绣和粤绣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象生动。湘绣在配色上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加上适当的明暗对比,增强了质感和立体感,结构上虚实结合,善于利用空白,突出主题。二、劳动准备1.湘绣的面料贡缎(又称杭缎、库缎)、软缎、呢绒、棉麻、尼龙纱等。2.湘绣的绣线花线:花线为纯丝线制成,绞合极松,分粗、细两种。粗的俗称“大花线”,一根可劈成数十缕。细的俗称“小花线”,不劈可用。绒线:与花线性质相同,但纤维缺乏韧性,不易劈开,易断,粗细不匀,只可整用,以绣粗制品为宜。丝线:以多数丝缕合成,紧而牢韧,不易回松,用时不必劈分。细的俗称“小丝线”,粗的俗称“扣线”,有头扣、二扣之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