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00802

2.2.4 动物的行为 教学设计(表格式)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日期:2025-05-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344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2.4,济南市,生物,七年级,济南,学年
  • cover
2.2.4《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动物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到周围环境中去观察动物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济南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第二单元第二章的第四节,在学习了不同种类的动物以及动物的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动物通过运动所呈现的多种多样的行为特点与类型,进而对动物的行为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不同特点及其对动物生存的不同意义,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情分析: 学生对各种各样的动物很感兴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对动物的各种行为早已熟知,如取食、防御、繁殖、迁徙、马戏团动物表演等。这些行为有较强的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学生,但学生并不知道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后天的学习行为,也不知道这些行为是如何形成的,教师正好借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动物的社会行为也司空见惯,如公园内猴群的等级现象,蜂群中蜜蜂的社会行为等。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这些行为就是动物的社会行为,也不知道他们通过何种方式交流信息。 一、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图片,结合实际生活,给学生直观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直接简单的问题,并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综合实践能力:说出动物社会行为的概念,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社会责任:通过联系人类生活和生产实际,了解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 1.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说出动物社会行为的概念,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三、教学难点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鹰和犬鼠活动 观看并记录视频短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它们在做什么? 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习欲望。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 齐读学习目标 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 认识动物的行为 图片展示动物的各种行为,提出问题:动物的这些行为是如何获得的?不同行为获得途径一样吗? 识别动物行为,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动物不同行为获得途径有所不同,根据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提供分析的实例,引出本节课重点和难点。 01.建构概念: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个核心概念。(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 P94-P96,自主完成相关问题。 1.动物的有些行为是_____的,由动物的_____所决定的,称为先天性行为。 2.动物的有些行为是通过_____的逐渐表现出来的,称为学习行为或后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在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的作用,由_____和_____获得的行为。 3.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否相同?有何规律?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初步感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初识两个核心词并思考概念中空缺的部分应填上什么内容。 1.对于要点初步掌握。2.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聚焦概念中的关键词,降低学习难度。 (二)资料分析,应用概念辨析实例。 1、提供分析的实例,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词,深入理解概念。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使生物能够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2)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