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00822

2.2.4 动物的行为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1个)2023-2024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日期:2025-05-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84708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4,1个,生物,七年级,济南,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动 物 的 行 为 济南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四节 学习目标 2.说出动物社会行为的概念,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通过联系人类生活和生产实际,了解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 观察思考:下列图片中分别展示了动物的何种行为? 觅食行为 攻击行为 保护行为 迁徙行为 社会行为 01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94-P96,完成导学案。 1.动物的有些行为是_____的,由动物的_____所决定的,称为先天性行为。 2.动物的有些行为是通过_____的逐渐表现出来的,称为学习行为或后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在_____的基础上, 通过_____的作用,由_____和_____获得的行为。 3.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否相同?有何规律? 生来就有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后天学习 合作交流 小组内讨论完成本组任务 (时间:2分钟) 01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资料一: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动物生来就有,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 01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神经系统发达 城市马路车辆多 车将坚果压碎;车遇红灯停 将坚果扔斑马线上 资料二:有的乌鸦会从高处把坚果(果皮硬的果实)扔到水泥地面上摔碎,从而轻松地吃到里面的果仁。有些坚果特别硬,不容易摔碎,乌鸦会用更好的方法,它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等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为了安全起见,它不会立刻飞下去吃果仁,而是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去享受美味。 学习行为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思考?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形成时间 获得途径 意义 举例 生来就有 后天习得 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蜘蛛结网、大雁南飞 鹦鹉学舌、老马识途 对比归纳 1.“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 (1)鸡的绕道取食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行为。 (2)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 学习 强 少 学以致用 (3)不同种动物或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说明这种行为是由_____决定的。 (4)乌龟虽然神经系统不发达,但仍然学会了绕道取食。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遗传因素 学以致用 大山雀喝牛奶 (1)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奶瓶喝牛奶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什么行为? (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的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喝牛奶,这属于什么行为? 2.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机会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经常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3)这种行为对大山雀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学以致用 02 社会行为 自主学习 结合教材P96-98图文,思考: 1.哪些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有哪些特点? ①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②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02 社会行为 蚂蚁的群体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