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唐徕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考试 初三物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选出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36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衣机使用三孔插座主要是为了防止雷击 B. 使用测电笔时人手必须接触笔尖的金属体 C. 中学生跑的平均速度约为 D. 1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洗衣机使用三孔插座主要是为了防止因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不是为了防止雷击,故A错误; B.使用测电笔时人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故B错误; C.中学生跑所用的时间约3.8min,平均速度约为 故C正确; D.1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故D错误。 故选C。 2.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的铃声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C. 敲击装入不同高度的水的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 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故A错误; B.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音叉可以传递能量,并不能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错误; C.敲击装入不同高度的水的水瓶,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正确; D.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可知,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3.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云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 雨在下落过程中有熔化现象发生,并吸收热量 C. 使气体液化只能采用降低温度的办法 D. 通过水循环示意图可知,自然界中的水总量不变,不必节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知道,云的形成既有液化现象,也有凝华现象,都需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 B.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属于熔化现象,这一过程吸收热量,故B正确; C.使气体液化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办法,也可以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或者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故C错误; D.自然界中水的总量虽然不变,但真正能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却不多,因此我们必须要节约水资源,故D错误。 故选B。 4. 一种常见的平移式自动感应玻璃门。当人靠近玻璃门时,能看到自己的像,同时感应玻璃门自动开启,向左右两侧平移。下列关于玻璃门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 人在玻璃门中所成像是实像 C. 当玻璃门向左右两侧平移时,人在玻璃门中的像将随之向两边移动 D. 当人靠近玻璃门时,人在玻璃门中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人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这是平面镜成像,本质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 B.人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B错误; C.人的位置不变,当玻璃门向左右两侧平移时,门中像位置不变,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当人靠近玻璃门时,人在玻璃门中的像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5. 关于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的“墙壁”,是因为塑料泡沫的密度较小 B. 水结成冰,密度变大,所以冬天的室外水管容易冻裂 C. 冬天开空调制热时,排风口向下可以使屋子里很快暖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