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 向量的减法运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 能力与素养 掌握向量减法的定义,会用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作出两个向量的差向量. 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类比、迁移能力,增加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向量减法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向量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一是通过向量的加法定义向量的减法,二是掌握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熟练利用向量减法三角形法则求向量的差.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上一节课学习了向量的加法,而向量的减法是通过向量的加法定义的,而学生对向量加法有一定的掌握,对几何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学习有依赖性,且学习的信心不足,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主动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情境与问题 我们知道,实数x减去实数y相当于加上y的相反数,即 x y= x +( y),向量的减法如何定义呢? 向量a b称为向量a与b的差.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称为向量的减法,也称a b为差向量. 【设计意图】类比实数减法. (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类似实数的减法,我们用向量的加法定义向量的减法.即 a b= a +( b), 也就是减去一个向量相当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 如图所示,向量则 探究与发现 试说出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是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着被减量 O、A、B是平面内任意三点,都有 【设计意图】类比实数减法以及图示进行验证,直观易于学生理解,提出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三)巩固知识,典例练习 【典例1】如图(1)所示,已知向量a 、b ,求作向量a b. 解: 如图(2)所示,在平面上任取一点O,作则向量为所求的差向量,即. . 【典例2】化简. 解:方法一(统一成加法) 方法二(利用减法) 【设计意图】例1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例2应用向量减法的代数方法. (四)巩固练习,提升素养 【巩固1】已知如图(1)所示向量a 、b ,请画出向量a-b. 解 如图(2)所示,以平面上任一点O为起点,作=a,=b,连接BA,则向量为所求的差向量,即= a-b . 【巩固2】化简:(1) (2) [解析] (1)方法一 方法二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五)巩固练习,提升素养 1.已知向量a、b,如图所示,分别画出向量a b. 2.填空: 3.已知 ABCD, 如图所示,试用向量 分别表示向量 (六)课堂小结,反思感悟 1.知识总结: 2.自我反思: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 (3)你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注意或提升的地方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继续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2.2.2; (2)书面作业: P32习题2.2的4. (八)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