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07669

3.1 3.2领会科学思维 课件

日期:2025-04-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03113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领会,科学,思维,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温故知新 思维 特征 含义 广义 (意识) 间接性 概括性 能动性 分类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基本形态 从思维的方向看 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 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 狭义 (理性认识) 逻辑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基本要求 逻辑学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 广义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狭义 第一课 第二课 1.科学思维的特点;科学思维的意义。 2.明确科学思维的含义、特征,能够结合具体事例作出理解和区分。 3.全面掌握科学思维的特征与意义 (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自觉学习科学思维知识。 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体会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掌握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和可检验性,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科学思维的含义及特征,自觉树立科学思维。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3.1 科学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阅读课本14-15页的全部内容,完成下列任务。(4分钟)1.科学思维的含义、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科学思维? 3.科学思维的特征是什么? 4.如何理解客观性?预见性?可检验性? 自主学习 思考:“砖家”们的奇葩建议是否科学? 1、科学思维的含义: 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2、不科学思维的含义: 是指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 从认识的层次角度 从思维规则的层次角度 从认识结果的层次角度 从思维方式及结果看,它是片面僵化的思维。其不能有效指导实践,也不能在实践中实现认识的预期目的。 它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认识对象,而是脱离实际,主观臆想。 内容真实 形式正确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3、科学思维两个基本条件(正确思维的条件) 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4、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关系 遵循逻辑思维要求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创新性解决问题 思维方式 实践中 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科学思维 统称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易混易错】: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 (1)科学方法: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方法问题。它既包括具体的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如具体的工作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等,也包括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后者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其外延不同。 (2)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提高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能力。 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下列做法体现科学思维要求的是( ) 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②讳疾忌医,文过饰非 ③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讳疾忌医,文过饰非”是错误的形而上学思维的表现,①②观点不符合题意。“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科学思维的表现,③④观点符合题意。 D 南北朝时期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为什么直到今天仍有适用性? 祖冲之基于实践推算出圆周率的值,揭示了圆周计算中的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只要今天人们仍然要计算圆周,圆周率就仍然是适用的。进一步说, 科学思维的客观性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