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09289

第5节 巧妙的电声乐队 教案7 四上信息科技川教版(2019)

日期:2024-05-3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807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9,教版,科技,信息,5节,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巧妙的电声乐队 教学设计 课题 巧妙的电声乐队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巧妙的电声乐队》是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三单元“Scratch编程:奇妙的声音”中的第5课,旨在通过Scratch编程软件中的“自制积木”功能,引导学生对程序进行优化,提升编程效率。本课案例以《新年好》曲谱为例,通过把每小节的演奏自制为积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程序模块化的好处。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编程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使用Scratch自制积木进行编程可以优化程序结构,提高编程效率。培养学生从信息管理的角度,思考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复用代码块,以便更好地表达和实现音乐创作的意图。计算思维:学生能够运用抽象思维,将《新年好》曲谱中的主旋律分解为多个小节的演奏,并将每个小节封装为独立的积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步骤进行处理的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利用Scratch软件,通过自制积木的方式,创造性地实现《新年好》曲谱的演奏,展示数字化学习的成果。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编程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和尝试,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在学习和使用Scratch编程的过程中,能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培养学生正确、安全、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以及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保护个人和他人隐私的能力。 重点 了解程序的优化。 难点 掌握自制积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用Scratch编程创作的简单音乐作品,如《小星星》的旋律。询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作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如果我们要制作一个更复杂的音乐,比如《新年好》,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编程更简洁、更易于理解呢?”引出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如何通过Scratch中的‘自制积木’功能来优化我们的编程,让我们的音乐制作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 聆听教师播放的音乐作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尝试回答。对本课的主题产生兴趣,期待接下来的学习。 通过播放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编程优化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自制积木的概念介绍教师活动:详细介绍“自制积木”的概念:在Scratch中,我们可以将一段代码块(即指令组合)封装成一个新的积木块,这样可以在其他地方重复使用,提高编程效率。通过简单的示例,演示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自制积木,并解释其组成部分(如积木名称、参数、执行代码等)。制作《新年好》主旋律的自制积木教师活动:打开Scratch编辑器,并导入《新年好》的曲谱和音频文件。指导学生观察曲谱,识别出主旋律的8个小节,并讨论如何将这些小节的演奏转换为Scratch中的指令序列。示范第一个小节的演奏转换,并使用Scratch中的指令编写出对应的代码块。指导学生按照相同的方法,完成剩余7个小节的代码编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小节的代码封装成8个不同的自制积木。示范创建第一个小节的自制积木,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和设置。让学生尝试自己创建剩余7个小节的自制积木。巡视指导,确保学生正确创建自制积木,并解答学生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用自制积木演奏《新年好》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将创建好的8个自制积木按照曲谱的顺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演奏程序。演示如何运行这个程序,并播放《新年好》的旋律。让学生尝试运行自己的程序,并欣赏自己创作的音乐。引导学生讨论使用自制积木带来的好处,如简化代码、提高可读性、方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