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26291

第十六章 财政赤字与公债 课件(共36张PPT)- 《财政学(第四版)》同步教学(人大版)

日期:2025-01-10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6773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十六,人大,教学,同步,财政学(第四版),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十六章 财政赤字与公债 本章要点 财政平衡 财政赤字 公债制度 中国公债简况 公债理论 李嘉图等价定理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从政府收支对比关系来看,年度财政活动存在着平衡、节余和赤字三种状态。 知识框架 一、财政平衡公式 二、财政赤字弥补 三、中国的财政赤字 一、财政平衡公式 “财政平衡”,即“财政收支平衡”,通常是指在一个预算年度内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数量相等的状态。 如果年度内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则称为“财政节余”或“财政盈余 如果年度内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则称为“财政赤字”。 一般认为,当财政收支差额不大时,均可以视为实现财政平衡。我国传统的财政理论中,曾经以赤字或节余占财政收入的3%为数量界限,一下三种状态都属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 把当年财政节余占财政收入3%以内的略有节余的状态,称为稳固平衡; 把当年财政赤字占财政收入3%以内的略有赤字的状态,称为基本平衡; 把当年财政收入与支出完全相等的状态称为完全平衡 财政收支有不同的口径,相应地就形成了不同的财政平衡公式。主要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债收支是否列为财政收支; 二是公债付息支出是否列入财政支出。 1.财政收支口径中包括公债收支 财政平衡公式为: 年度财政盈余或赤字=(经常收入+公债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公债还本付息支出) 1953—1993年间,我国一直实行这一财政平衡公式。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还使用了“硬赤字”和“软赤字”的概念。 将公债收支列为财政收支后所出现的赤字,称为“硬赤字”; 将公债收支剔除出财政收支后的赤字,称为“软赤字”。 2.财政收支口径中不包括所有的公债收支 财政平衡公式如下: 年度财政盈余或赤字=经常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 1994—1999年我国实行的就是这种财政平衡公式 3.财政支出口径中包括公债付息支出 财政平衡公式为: 年度财政盈余或赤字=经常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公债付息支出) 从2000年开始,为了完全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及恰当地反映赤字规模,我国开始实行上述口径的财政平衡公式和赤字计算口径。 二、财政赤字弥补 单就某一财政年度内出现的赤字来说,如果以前年度有财政节余,可以动用历年节余予以弥补。 对已成为常态的历年财政赤字而言,大体上有三种途径: 1.出售国有资产 2.货币融资 指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货币发行来弥补财政赤字。具体来看,通过货币融资弥补财政赤字又有两种方式: (1)直接方式。这是财政部向中央银行透支或直接借款,由此直接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并进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方式。 (2)间接方式。这是财政部向公众出售国债,随后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从而增加基础货币,进而增大货币供应量的方式。 3.债务融资 政府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把赤字债务化的方式。 三、中国的财政赤字 1950—1978年我国财政出现赤字的年份约占1/3,可以说大体上执行的是财政平衡的政策。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平衡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地位有关 1979—1998年间,除1981年和1985年略有节余外,其余年份都呈现为赤字,而且赤字规模也不断扩大.这个时期我国财政赤字的出现与扩大,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是体制转轨时期各方面矛盾的综合反映 在1979—1998年的转轨时期中,政府在主观上无意于主动制造大规模的赤字。 从1998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特征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供给不足转向了需求不足,由此导致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财政主动通过扩大赤字来刺激总需求 第二节 公债制度 知识框架 一、公债含义 二、公债种类 三、公债结构 四、公债发行 五、公债偿还 六、公债市场 七、公债负担 八、 中国公债制度简况 一、公债含义 所谓“公债”,是指国家或政府以其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